想坏脑子创业不如先就业?
现象一:据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统计,截至今年6月,基金会所资助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已经为1641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现象二:创造一定就业岗位的创业,肯定不是一两个“小本经营”的作坊能承载的。没有规模资本的参与,势必不能起到带动就业的功能。
事实上,风险投资公司一般会选择有过一两次失败经验的人,由于有过失败经验后,初创型企业才会有“前车之鉴”。据业内人士透露,风险投资商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一向“不感冒”。由于大学生在创业失败后,很难再卷土重来,风投公司不愿为初创型企业“交学费”。
反方观点一:李俊老师指出,创造岗位、带动就业是大学生创业的结果,而不是目的。“我们不能把带动就业作为目标,以此鼓励大学生创业,这种本末颠倒的做法会让学生创业走进歧途。”
反方观点二:“大学生一没经验,二没经济基础,要想创业谈何轻易?与其日日想、夜夜想创业,把脑子想坏了,不如脚踏实地地先往找一份工作。”上海市工商联温州商会副会长吴建光用“积累经验、发现商机、等待机会”来概括他的建议。
教学生做“打工仔”有题目?
现象一:复旦光华公司是大学生自己创办起来的公司。当年光华公司的两位学生总经理,现在一位是复旦大学985平台的负责人,另一位是学校某著名学院院长。据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汪源源教授先容,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生毕业时,同班有两名同学分别往了两家刚创办的公司:深圳华为和上海复星。其中一人坚持到现在,已成为华为的副总裁,而另一个往了美国,现在还是“打工仔”。
现象二:据某著名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透露,现在学校里固然也开设了创业类的课程与讲座,但感觉“流于形式”,很多讲授创业教育的老师,本身没有创业经验,甚至连在企业的工作经验都没有。“‘纸上谈兵’可以头头是道,但要付诸实施,是难上加难。”
观点一:“对于有创业***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最优的资源,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印杰以为,提供资源是学校责任,是否能出现创业的成功案例,那不是高校追求的目标,“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为有创业理想的学生,提供了一整套课程培训,本科二年级一直到硕士、博士均可以参与到此课程中来。在这个培训平台上,国内具备创业经验的优秀企业家,会为大学生开讲座,告诉他们创业的经验。在上海交大,风投公司每年有投资意向的一两个项目,总是出自这个培训课程。“光有创业的火花是不够的,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创业的练习平台。”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