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估计大家对Q公司也有了一定的熟悉了吧。打个比方,Q公司实在是一家寄生虫性质的公司,它通过榨取寄主身上的营养而生存了下来。但是,假如抛开法律和道德往看待X和D,他们也算得上是能力超群。
2000年10月末,T公司发现了X和D的所作所为,于是把他们开除出公司(希奇的是T公司并未采取法律手段)。但这个时候,Q公司已经掘得了第一桶金,可以离开寄主独自存活了。
初尝胜绩
在开始阶段,Q公司的市场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当时的市场模式可以回结为:广告及促销承诺→吸引客户现款进货→产品上架→大规模报纸炒作、免费赠予产品切进市场→主要卖场买赠促销→客户补货→前三月现金进货额均匀值展底。
由于有广告及展底的条件,加上原来就存在的良好客情关系,所以客户首批打款都比较爽快。有了可观的回款,局部市场的大规模报纸炒作就有了保证,Q公司的几名核心职员集体创作的“三大篇”软文就有了用武之地,在东北的H省、J省、浙江的H市等区域,1/4甚至1/2版的广告在每周五都会冲击着消费者的眼球;在秋天这个护肤品销售旺季,消费心理相对不成熟的一些地区的消费者,在极具煽动性的软文和颇具吸引力的促销手段(如免费赠予产品)吸引下,纷纷解囊购买这个闻所未闻的新品牌的产品。零售额节节上升,市场看好,加上展底的***,客户于是继续现金补货。一时间,Q品牌在局部市场风头很盛,甚至引起了其他新品牌的效仿,比如2000年11月,在东北的C市,就可以看到上海的SMZ和AZ两个品牌效仿Q品牌进行炒作,在报纸上大做广告,模式和内容都有明显的模仿痕迹。
可以说,Q品牌推出后的前5个月,是这些从T公司出来的营销职员的美好时光:一边是节节败退的D品牌,一边是节节上升、看起来远景美好的Q品牌,还有尚算可观的收进。均匀每月超过100万的回款额,也使D和X尝到了自主创业的甜头。
2001年初,一切看起来很美。
四面出击
X和D都很年轻,当时两人都是30未到。由于都毕业于名牌大学,都曾经在著名外企任职,因此自视颇高。面对形势大好的市场,两人不禁豪情万丈,2001年的春节后,提出了一个宏伟的目标:4年内进进中国日化界的前三名。
当然,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包括X和D都清楚;但信心的膨胀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实现继续快速增长的目标, X和D决定采取以下措施:克隆已开发区域的成功经验,全面出击,开发新的市场;为了稳定(实在是想牵制住)骨干职员,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注:员工需出现金购买公司的股权),有3名骨干职员在交纳数额不等的现金后成为了公司的新“股东”。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