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件商品,由商家手里转向消费者的过程中叫“销售”,消费者购买商品及以后的体验过程叫“消费”,两个阶段,商品没变,但用字却从“销”变成了“消”。
销与消都是动诃,《说文》对两字的解释分别是:销,铄金也,本义是溶化金属;消,尽也,本义消除、消灭。“销”也通“消”,《庄子·则阳》里有“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躲于畔,其声销,其志无穷”这句话。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文字本身往往含有深刻的道理。产品能否转化成消费品,“销”字能否顺利转化成“消”字,这一转一换间,却是大有学问所在。从营销上来理解这两个字,也很有意思。
卖什么产品由企业说了算,但买什么产品却由消费者说了算。“卖”字比“买”字就笔画就多了两笔,这说明商品由“销售”转化成“消费”的过程中,主动权和选择权更多地撑握在消费者手中。真佩服务我们老祖宗的眼光,几千年前就知道今后的商品是供大于求的,在造字的时候就让“卖”字比“买”字笔画就多了两笔。想让你的产品顺利卖出就要多动动脑筋的。
产品要卖得好,不能自已关在实验室和车间里,在不听消费者的声音的基础上,自顾个的闭门造车,这样造出来的“车”消费者不一定买帐。看看那么多产品关在仓库里卖不动,你就知道了解消费者的重要性了。
造“车”之前听听消费者的声音很重要,“车”造好后作好与消费者的沟通劝诱工作也很重要,不然“销”也难以顺利转化成“消”字。现在大家也都能接受“好酒也要好好吆喝”这个观点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已成为历史。有了开发前与消费者的充分沟通,和上市后对消费者的劝诱,产品就有了上接天地日月之精华,下接社会人文之灵气的机缘,消费者消费起来可能会顺畅多了。
“消”字三点水。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固然消费者相对来说处于弱势的地位,但其气力却是强大的,消费者可以成就一个品牌,也可以瞬间让一个品牌变得一文不值,三株、三鹿的案例已充分说明了这点。一个产品要完成从销售到消费的转化,要象水一样,能从不同角度对消费者进行渗透感染,滴水穿石,买通消费者消费心智空间。
水也是善变的,消费者也是如此。路长全先生在《营销纲领》里提出过:“现代的营销已从定向打靶到动态搏弈的漂泊营销状态。产品要想持续卖给消费者,也要把握好消费者的脉络变化轨迹,跟上或引领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销”转化成“消”也就有了持续的保障。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