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振兴首先是人的振兴,观念、思维、精神的振兴,要依靠东北人自身的才智来实现治理和制度创新,改革治理体制,进步治理水平,提升治理效率,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进步老产业基地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振兴老产业基地的确需要政策、资金、技术、项目和市场,但更需要的是人才,尤其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高级治理人才。东北的振兴是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奋斗目标更是一种社会责任,而社会则应承担提供上述人才支撑的责任,由于两者在各自的领域内如何捉住机遇、挑战未来,都急迫需要专业的高级治理人才往解决和研究专业性的课题工作,以谋求自身的发展。
政府面临的课题
其一是产业结构调整题目:与生于“计划”年代的东北制造业基地不同,东部沿海城市群所形成的制造业集群,依靠的是市场经济的先进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新的制度文化,依靠的是经受了市场无情选择之后所建立起来的产业协作链——以利益为导向、以区域收益最大化为原则的明确的市场分工与配套协作。东北三省由于存量资产、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别在第一、二、三产业内具备各自鲜明的客观上风,如何放眼国内外、围绕大东北、着手省市县,携手合作,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基础上往调整各自的产业布局,总比区域内自我蚕食或孤军奋战更能发挥出东北的比较上风。
其二是国有企业改制题目:朱总理任职时期,国家就通过贷款贴息、债转股、技改投进等等政策企图扶持东北老产业的重振与发展。但是,职工要保国有身份和“铁饭碗”,企业经营者要保领导地位和经营权力,主管部分要保“势力范围”,银行要保债权,地方领导要保稳定。各个层面都希看在基本不动原有权力和利益格式的情况下进行企业改制,或宁肯维持现状也不冒风险,这就出现了多数大中型企业没有改制或改了也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产权的题目。如何纠正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改革的偏差,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筑巢引凤方案,通过企业内部资产结构的优化体制和国有股权结构的比例调整机制等手段来吸引外来资本和技术的参与,从而在根源上往推动国有企业本质性的改变和实质性的发展。
其三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题目: 2002年,《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原国家计委(现为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年度重点课题,该课题是一项应用性非常强的研究,由于涉及多种利益关系,至今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实施。而全国118个资源型城市和6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中,东北占据了近五分之一的席位。如今,在振兴东北老产业基地的国策背景下,东北地区的这些城市应该享有优先试点和重点扶持的权利。但是即使国家拿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扶持资金,也决不会单纯地通过审批项目或直接把钱分下来,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整体规划、社会保障和体制改革上苦练工夫,巧借这次振兴的机遇,盘活这个扶持政策,繁荣一方城市经济。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