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老外来华旅游,越来越多的招贴、指南用上了英文。然而英文也有“错别字”啊,一不小心既误导老外又让国人丢脸。一位安徽女大学生看准商机,大胆创造了“英文纠错师”这个新职业,她能取得成功吗?
大学练兵当翻译
江露出生在安徽亳州一个贫困的农家,2003年考进北京外国语学院时,家人东拼西凑才给她交足学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进学不久,江露就开始凭借她出众的英语,做兼职养活自己。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为景德镇一家瓷器经销行的驻京办当临时翻译。这天,印度商人迈迪来到瓷器柜前,指着餐具叽里呱啦说了一堆。瓷器行老板见外商很感爱好,兴奋极了,眼巴巴地看着江露。
可迈迪的方言很重,女孩只听懂了几个单词。但她不能对迈迪说“抱歉,再说一遍”之类的话,由于迈迪肯定觉得自己的英语相当标准,搞不好伤他自尊,生意泡汤。为难之际,江露想,迈迪指着餐具说话,无非就是问餐具的质量、包装之类的题目,于是就故意放慢语速,一字一顿地先容餐具的质量如何好,包装如何精美。
迈迪一听,连连说“no”,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这次,江露又听懂了几个词,结合第一次听到的内容,她推断出了迈迪的意思——他在问瓷器的含铅量是否符合国际标准。老板得知外商的意思后,马上拿出认证书,迈迪满足地点点头,签下了一大笔合同。老板很兴奋,一个劲儿地夸奖江露英语水平高。从此,她成了这家瓷器行的“专职翻译”。
“***诊所”不雅
2006年,大学快毕业了,江露开始为找工作到处口试。一天,她途经王府井大街一家商场时,发现商家正在搞促销活动。看到门口显眼的双语广告牌,女孩一下就惊得目瞪口呆。原来,对方把免洗杯、免洗碗等“一次性用品”,译成了atime***thing(一次***行为用品),错得实在离谱。
江露想,让老外看见,不笑掉大牙才怪。于是她走进商场,告诉负责人“一次性用品”的正确译法。那位老板十分感激,马上取出100元钱塞给她,作为酬谢。
举手之劳就得到100元,让江露感到意外又兴奋。第二天,她特地上街逛了一圈,看能否发现类似的英文错误。没想到,从英语标识牌到广告标语,闹笑话的还真不少。
江露暗想,现在到北京来旅游观光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大街小巷的双语招牌也越来越普遍,自己能不能做个外语“啄木鸟”,专门给这些招牌捉虫呢?创业从这开始
接下来,女孩开始了自己的“捉虫生涯”。途经东城区一家医院时,江露发现门口竖着一块两米多高的大招牌,上面写着“AnusHospital”。“anus”指***,在国外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正确的译法是“proctology”(直肠病学)。几个外国男女对着招牌大笑不止,还拿出相机跟“anus”留影。这个场景深深刺痛了江露,她马上找到医院领导反映此事。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