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学院 > 企业病诊断技术 > 概念营销的误区和陷阱(2)

概念营销的误区和陷阱(2)

发表日期:2009-09-23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最失败的加法案例就是红牛功能饮料,这个世界饮料的巨头刚进进中国,拿到了中国保健食品的标志,所以在法律意义上,其宣传还是比较宽泛的。电视广告也非常的有意思“累了 喝红牛 困了 喝红牛 渴了 喝红牛 累了困了渴了 喝红牛”,单纯的一厢情愿,想捉住所有顾客,结果销售一直不理想。我们知道这种策略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还是有效的,由于它究竟能感动部分顾客,但是随着消费者对广告的免疫,最好的策略就是抓主要矛盾。顾客宁愿相信专业,不相信全才,这是中国文化的本源。郁闷的红牛后来也逐渐开始明白中国市场,推出“运动饮料”概念,配合活动策略,使企业逐渐找到了市场出路。

  非常咖啡可乐是产品加法的例子,把可乐 咖啡做成了时尚饮料,具有咖啡的味道和可乐的特点,但是由于价格策略和咖啡人群的特点——真正喝咖啡是喝品位,而不是味道。而且产品本身命名也值得推敲,非常咖啡可乐,怎听起来还是可乐,价值感不足,为什么不叫非常可乐咖啡呢?最最少还是咖啡,代表一定的品位和时尚,而喝可乐就是喝***和爽,由于双寡竞争,所以对价格非常敏感,从产品策略和命名策略上分析,非常咖啡可乐远景不容乐观。

  王老吉凉茶以突破性包装策略和“预防上火”概念策略进军饮料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于是达利园“和奇正”凉茶就采用了加法法则,“不上火 而且养元气”,来对比竞争王老吉,但是按照顾客认知以及普遍的市场规律,单纯的加法是最危险的。比如水市场,娃哈哈、乐百氏、农民山泉,以及往年上市的冰露,就不会在别人产品上做加法,主要原因就是直接的竞争“杀人一万 自损三千”,代价巨大,而且一旦失败就是毁灭性的。顾客能感知到谁是第一,第一就是消费者以为可以购买的,而不是更好,“第一胜过更好”,是营销学的普遍定律。

  概念偏差

  很多大师喜欢这样讲述:企业失败,要么经验太多,要么经验太少,使很多企业家大为赞同;但是反过来,企业成功,要么经验太多,要么经验太少。就叫人失笑了。由于这都是空话,成功和经验没有直接关系,是否具有专业知识,是否有专业人才是关键。

  所谓专业就是对市场的理解能力,对营销全程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市场环境的把握和事物处理。尤其是针对概念产品,很多不了解市场的“广告人”(这里的广告人不是国际上说的广告人,是指只懂得通过广告形式表达营销,或者没有任何实际营销经验的策划职员、咨询职员)就经常犯很常规的错误。这也是“概念营销”最基本的错误,就是不懂行业规律。

  比如某产品就把“快”当作治疗感冒的概念定位,结果市场输的一塌糊涂。为什么呢?就是缺乏消费者洞察,缺乏对行业的了解,把最低级的概念拿来应对市场,殊不知其他产品的概念在顾客心智中,要远远超越你的概念,你就只能接受愿赌服输的结果了。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