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创业思索 > 创业案例 > 老干妈:从路边摊到辣椒王国的传奇路(3)

老干妈:从路边摊到辣椒王国的传奇路(3)

发表日期:2009-12-31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扩大到200多人。此时,对于陶华碧来说,最大的困难并不是生产方面,而是来自治理上的压力。

  最令她头痛的是,工厂扩大成公司后,一切都要走上正规,各种规章制度都要出台,财务、人事各种报表都要她亲身审阅,特别是工商及政府其他部分经常下达文件要她贯彻执行;作为民营企业,她还要经常参加政府主管部分召开的各种会议,预备讲话稿上台发言……所有这些,对于没文化的陶华碧来说,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啊!

  没有规矩哪能成方圆?没有文化怎么上“讲台”?看着越积越多的文件,办着什么都得摸索着往做的公司,陶华碧首先想到的是请能人。她按照自己朴素的感情,制定了唯一的择人标准:忠厚老实,吃苦刻苦,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能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

  可具体该请什么样的能人呢?她想来想往,把自己的宗子当作了比较的标准。

  陶华碧的宗子李贵山是个转业军人,当时在206地质队的汽车队工作,固然只有高中文化,但在当时的陶华碧眼里却已经是了不起的“秀才”。李贵山得知母亲的想法后,辞职来到了她的公司。

  李贵山帮助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文件,整章建制。李贵山读,陶华碧听。听到重要处,她会忽然站起来,用手指着文件说:“这条很重要,用笔画下来,马上往办。”帮母亲“看”完了文件,李贵山便开始起草规章制度,然后再读给母亲听。陶华碧听得极为认真,听到有不妥的地方,她立即口述更正,然后再由李贵山修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满足,她就在材料的右上角画个圆圈。李贵山看着这个圆圈哭笑不得,他在纸上写下了“陶华碧”三个大字,让母亲没事时练习。哪知,陶华碧对这三个字看了又看,一边摇头,一边为难地感叹说:“这三个字,很复杂,很复杂呀!”

  在宗子李贵山的帮助下,陶华碧终于制定出了公司最原始的、带着浓厚乡土气味的规章制度,宽严并济,赏罚分明。但是,只有宗子帮忙,陶华碧还是深感人才不够。于是时隔不久,她又招聘了一个具有本科学历的青年。怎么培养这个人才,又怎么留住这个人才?没有文化的陶华碧却有她自己既朴素又独特的“尽招”。本来,她招聘这个本科生的目的,是想让他当办公室主任,但她却没有马上任命,而是先让他在公司里做杂活,用她的话说:“这是淬火!”然后,她又派他到全国各地往打假、考察市场,这一招用她的话说:“这是磨练!”半年后,她才任命他作办公室主任……这个人,就是如今“老干妈”公司里的第三号人物王海峰。如何治理好公司越来越多的员工呢?陶华碧又有她另外的同样既朴素又管用的“尽招”:实行治理亲情化,自始至终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