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梓于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63年到父亲侨居的泰国做小生意,1968年到香港创业,开始设计制造领带,创出了风行世界的领带名牌“金利来”。“金利来”之所以成为领带的世界名牌产品,曾宪梓之所以成为领带大王,就在于他吸取了失败的教训,走领带高档化之路。
当曾宪梓来香港创业的时候,他已经是34岁的人了。为了生计,他甚至给人家当过男保姆。曾宪梓的哥哥开着一家小小的领带店,这给曾宪梓打开了思路。比如香港有400万人口,即使每人头上一条领带,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而曾宪梓经过调查发现,香港销售的领带大部分是进口货,本地的领带大多是规模很小的家庭作坊生产的,根本无法与进口货竞争。他当机立断,决定投资领带产业。
当时,曾宪梓的手中只有6000元港币,这是他惟一的所有,全家老小全凭这些钱来维持生活。
曾宪梓因陋就简,把居室留出一半作工房,买一台缝纫机、剪刀尺子做工具,自己从买料、设计、裁剪到缝制、印烫一条龙。当第一批领带制作完成之后,曾宪梓又自己背着他的领带盒,四处倾销。然而,市场无情地嘲弄着这位初出茅庐的新手,曾宪梓几乎跑遍了全香港的领带销售店,也没有倾销出一条领带。
失败的痛苦在折磨着曾宪梓,但他的头脑却异常清醒:要打开局面,必须要走高档化的道路。他花高价买来最适合做领带的法国面料,然后吸取外国领带的优点,引进自己的新奇设计,精心加工。他把自己新做的领带样品与外国名牌领带混在一起,请一位领带专家鉴赏;那位专家竟没有丝毫怀疑地肯定这全都是外国货。曾宪梓马上借来一笔款子,精心加工了一批新的高级领带。
首先乐意为曾宪梓代销的商家是旺角瑞兴百货店,而且很快传来喜讯,该店的四打领带一销而空,由于顾客都看中了这些领带的高级面料、独特设计和精湛做工,瑞兴上门来要求继续进货,其他商店的订货单也纷至沓来,一人工厂已经不能应付了。曾宪梓招募了一批工人,扩大了生产规模,并为自己的领带起了布满活力的名字“金狮”,后来改为“金利来”,曾宪梓的领带王国就这样成立了。
邱德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邱德根是香港华人圈内能同“广东阔佬”对垒的“上海阔佬”,他在香港拥有的财产总值超过20亿港元。邱德根信仰的经商之道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邱德根当年搞影剧业起家,在酒店、银行和地产业功成名就。到了晚年,即他60岁以后,又杀回影剧业重图发展。邱德根的子女们反对他再搞影视业,以为他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是不可能在影视业玩得转的。邱德根偏不信这个邪,并且说干就干,很快收购了香港电视台。邱德根收购香港电视台后,将其更名为亚洲电视台,自任董事会主席,网罗一批人马,同邵逸夫的无线电视台唱起了对台戏。邱德根让儿子邱达成作帮手,重金聘请影视界名人负责节目制作。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