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一颗小纽扣、一根小拉链,都要长途奔赴沿海往采购,企业本钱太高。产业链断缺已成为制约汉派服装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昨日,在武汉市政协汉派服装专题研讨会上,部分企业代表不约而同地发出这一呼声。
据统计,武汉有1600余家服装企业,年产服装3亿多件套,一年需要采购面辅料约25亿元,其中80%面料主要在江苏、浙江和广东沿海一带采购,90%辅料都要在外地采购,包括缝纫线、拉链、纽扣、配套饰品等。算下来,一年至少有20亿元流失。
全省最大职业装生产企业———武汉世城职业衣饰公司副总经理郝建国说,企业一年约有5000余万元面辅料,武汉本地不能提供,需从沿海采购,本钱加大,真伤脑筋。
武汉服装设计师协会一位负责人说,服装供给链的断缺,不仅加大了企业的采购本钱,还导致汉派服装产品设计滞后,往往别人用新面料设计的产品上市后,我们才知道。待我们产品上市后,市场上留下跟风、抄袭的印象。
偌大武汉市,难道连块布料、一个纽扣都配套不了?市工商联副会长陈建华以为,不是不能生产,而是制约因素太多。首先,几大国有纺织企业机制不活,不能及时捕捉市场需求,为服装企业提供各种新面料。加上国有印染厂纷纷倒闭,不能提供面料后期整理。服装企业只好目光向外,不远千里往采购。
其次,汉派服装自身发展特点,也制约了企业投资生产服装面辅料的热情。汉派服装以女装为主,所需面辅料主要是小批量、多品种,不像男装西服可以大批量生产。没有规模效应,面辅料对企业投资缺乏足够吸引力。
此外,造成服装产业链断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投资环境不太好。一是融资比较难,金融部分一听说是与服装相关的面辅料产业就摇头,他们以为这是传统产业、是“夕阳”产业,不愿提供贷款,没有意识到服装产业是一个“常青”产业,人总是要穿衣服的。二是企业诚信度不太高,服装企业到沿海往采购面辅料,一手交钱,一手拿货;假如到本地配套企业采购,付款可能就不这么爽。生产纽扣之类的小企业,多数是“草根经济”,货款长期被占压,就会撑不下往。
那么,武汉市如何补上服装产业链这个缺口呢?业内人士以为,要解决这个题目,必须加快国有纺织企业改革改制,降低民营资本进进的门槛,创造条件、优化环境,鼓励企业投资服装面辅料的生产、加工、销售,推动汉派服装做大做强。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