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利用媒体大肆宣传“加盟连锁新模式”———“琳旭连锁宝石加工链”,骗取“4050”职员加盟费185万元的黄宝华,被上海警方以涉嫌合同诈骗罪逮捕,近日即将移送公诉。今天,上海警方向媒体通报了这起案件。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总队长倪瑞平说,这是一起有预谋的高智商诈骗案件,很有代表性——
是经营亏损,还是精心的骗局
今年1月到2月底,25名群众先后来到上海市普陀区公循分局,焦虑地说:“我们读了媒体上登载的报道后,有的卖房,有的借债,加盟琳旭公司的宝石加工,现在血本无回,该怎么办?”来报案的多数是下岗和无业职员。
经调查,琳旭公司的负责人名叫黄宝华,是上海市无业职员。从该加盟合同的单个表面来看,黄收取加盟费,同时向加盟者交付了加工设备,支付了部分加工费,似乎还在履行合同。加盟者经营亏损,应该是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
事实远非如此。警方深进调查后,终于拨云见日,寻找出若干破绽,显见黄有诈骗加盟费的犯罪故意:
破绽一:琳旭公司“本钱销售价格倒挂”,宝石的销售价低于加工费,根本没有长期经营的可能性:黄宝华支付给加盟者的黄玉、橄榄石的加工费为每粒0.7元,而上海宝玉石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成品黄玉、橄榄石在宝石市场上的销售价,也仅为每粒0.5─0.6元。黄宝华销售给某珠宝公司的7万余粒橄榄绿石,每粒仅售0.4元,做的显然是亏本生意;
破绽二:黄宝华在新闻媒体上宣传其加工利润高,有人因此发财,实际是严重亏本。连黄宝华反复对外宣传的“盈利加盟者”老张,实在在加盟后已经亏损了20多万元,后在黄以收购加盟厂、支付治理费等拉拢利诱下,包装出盈利的假象;
破绽三:黄宝华获得的加盟费,极少部分用于经营,大部分被其用于购房、买车,挥霍一空。
骗局是如何构成的
侦查员针对破绽,逐渐收集固定证据,终于形成了完整的证实黄宝华诈骗故意和诈骗事实的证据链。
经侦查查明:上海琳旭公司是虚假出资96万元注册成立的公司。2001年底起,黄以琳旭公司提供宝石加工设备、原材料、负责加工后成品销售为形式,以加工宝石回报高为诱饵,并以虚构国外合作伙伴、开设公司网站、在多家媒体宣传等方式扩大影响,大肆招募连锁加盟者,先后吸引了20多个加盟者签订宝石加工合作协议,从每个加盟者手上骗取了2万至15万元不等的加盟费。该案合同标的达320多万元,实际骗取185万元。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警方还要求在此案中受骗的人前往报案。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总队长倪瑞平分析了这起设计周密的诈骗案的作案手法: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