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务指南 > 诚信防骗 > 评论:网络实名制理念大于实用

评论:网络实名制理念大于实用

发表日期:2010-02-25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在可见而不可知的网络世界里,身份的虚拟性是一个令人困惑甚至头疼的题目。近来有关网络实名制的言论不断见诸报端,一次次引起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时至本日,赞同者的意见渐渐占了上风,实名制使用的范围有加速扩大之势。然而,这是一种公道的做法吗?它跟我们固有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法律意识有没有冲突?

  7月初,韩国信息通讯部公布,将从今年10月开始在韩国全境实行互联网“实名制”。

  从此,韩国网民们必须以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通过验证后,才能在各网站的BBS上留言。

  此前在今年3月份,我国高校已经开始推行BBS实名制。各个高校的具体办法固然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的都必须以真名发布信息。

  相比较而言,本国高校实名制并未引起较大反响,反倒是韩国的实名制在国内业界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应更为激烈。原因很简单,前者只涉及在校学生,而后者则是面向整个国家。

  实名制离我们有多远?

  对于广大国内网民来说,韩国实行实名制的消息似乎很忽然,但实际上,全球范围内对于这个题目的研究与争论由来已久。据笔者所知,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理论和电子政务建设兴起的时候,就曾经有过所谓“给每个公民一个ID(Identification,身份的意思)”的说法,这实在就是一种实际意义上的网络实名制。而来自业内的消息称,如今在一些互联网发展较快的国家中,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实行或变相实行了实名制。

  在国内,大致在90年代末期,网间也曾出现过有关实名制的言论,但并未产生多大影响。直至2003年,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一时间引起广泛的争议,其间不乏大量的支持意见。但后来李希光本人打了退堂鼓,建议一事便无果而终。

  假如我们的视野更开阔一些,可以发现很多网络实名制的例子,比如每年高考之后的网上查分,比如电子政务领域的网上审批,更多的则发生在电子商务交易之中,无论是网上支付还是邮寄货物,不报出真名实姓(以及真实的地址)都是不行的,但也没见大家对此表现出多么大的反感。

  实名制到底伤害了谁?

  如上所述,网络实名制不仅早已有之,而且应用的范围很广,它跟我们每个人的网上生活都有关系。那么,为什么大家又会对韩国的实名制产生如此大的反应呢?根据媒体的报道,韩国政府实行网络实名制,主要是为了限制人们在网上匿名发布不实信息,是为了“打击网络犯罪”。固然80%的韩国网民对此表示赞同,却也有相当多的人坚持反对的态度。

  笔者在一家YONHAPNEWS WORLD韩国网站上看到的消息说,韩国“参与联合会”和“进步网络”等15个市民团体日前在首都首尔市举行记者会,批评政府和执政党推进实行网络实名制。这些市民团体指出,网络实名制是对网上暴力行为的实质作出错误判定的结果。网上暴力并非源于匿名,而是回根于过多搜集或暴露个人信息的因特网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活动的网民隐私保护权的熟悉匮乏。为此他们以为,要求所有网民在因特网上都以实名注册,记录每个人的网上活动,将会“导致恐怖的监视社会。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