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务指南 > 诚信防骗 > 农民空手注册1.2亿元“皮包公司”(2)

农民空手注册1.2亿元“皮包公司”(2)

发表日期:2010-03-14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调查 农民“董事长”的皮包公司

  专案组在上海、扬州等地公安机关配合下,于今年3月18日发现了谷长宣的行踪。当夜12时许,正在扬州某宾馆跟姘头做着好梦的谷长宣被抓获。***当场缉获他随身携带的密码箱,里面居然存放着“三农”公司的全套资料:证照、申请、批复、国家一级建筑企业的资质证书、合同、任命书、通知、工作总结、公司文件、会议纪要等,集办公资料于一包,正是这家“皮包公司”的真实写照。

  随着调查的深进,谷长宣和他的“三农”公司的庐山真面目渐渐显露出来。

  谷长宣,1956年生,现年49岁,河南省商丘市农村人,高中文化,曾跟随本地农民包工队出外干活,为工程队跑过业务。1997年到北京,长期在京城建筑圈子里混。供大于求的建筑市场,让他渐渐悟出一个“道理”:“找活干永远没钱赚,发活干永远有钱赚。”

  在京城,有一帮专门替人注册公司的职业代办人。谷长宣先是请人代为注册了2900万资金的“三农”公司,后觉着规模太小,又假冒他人的公司将注册资金追加到1.2亿。接着,他又采取偷梁换柱的办法弄了一张“国家一级建筑企业资质证书”。他将办公地点选择在北京市通州区西马庄,租下一幢5层楼,党、政、工、团和技术、业务科室一应俱全。然后,他开始招兵买马。他专门挑选部队转业职员,团职、营职以上的。这些人不仅服从命令听指挥,不随便过问他的事,而且令外人觉得“可靠”。就这样,“三农”公司于2003年8月正式开张了。

  毒瘤 金字塔式诈骗网络

  “三农”的骗术大体有以下4种:其一,寻找一些确有实力的公司作为“三农”的挂靠单位,成为它下属的一个“项目部”。然后,每年向其征收数万至数十万元“治理费”。其二,公司以联系工程为名,向下索要“前期业务活动费”。其三,公司以资金紧张为由,直接向下开口“借钱”。谷长宣的座骑———奥迪A6轿车,就是下属“项目部”借给他的。其四,不断举办南水北调培训班,借机收取名目繁多的用度。讲课教师则由公司高层和各项目部自身的技术骨干充当。像徐州培训班,扣除会务、住宿、讲课等用度后,主办者净得14万元。

  据初步了解,“三农”公司现在已有18个“项目部”。它们各自为战,向下分包莫须有的工程项目,如此形成一个以谷长宣为塔尖、各项目部为塔身、不

  断向下延伸的金字塔式的诈骗网络。目前,公安部已经对此案作出批复,谷长宣已被逮捕。侦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据新华日报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