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创业思索 > 小球后的大队伍

小球后的大队伍

发表日期:2010-01-04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在体育圈里,团队似乎就代表着自我牺牲。而在贸易社会,团队也经常游离于默契之外,作为一种工作方式、组织结构存在着。事实上,通过孔令辉的经历,可以看到团队的魅力、个人与团队终纵目标的契合可以令成员乐于参与而非单纯的牺牲。支撑伊文男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是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与乐于贡献自己经验的组织成员。

  “固然中国出了无数冠军,但是为什么大家都最重视团体赛?”在紧张备战奥运的练习间隙,身为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的孔令辉接受了本刊简短的采访。

  回忆起他自己的比赛生涯,最先跳出来的深刻印记,居然是1995年世乒赛的团体赛,对于他当年获得的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以及后来的奥运冠军,他只字未提。

  “在团体赛中夺冠更能代表国家在这项运动上的水平,除了运动员的个人均匀水平和技术强外,更重要的是团体赛中的配合度和凝聚力强大,”孔令辉的思绪回到了12年前那个硝烟弥漫的赛场。

  1995年5月8日,世乒赛历史上最热烈的一天。当时,蔡振华自1991年出任中国兵乓球男队主教练后,除了在当年拿到了世界杯男团冠军外,他执教的队伍已经有四年没有获得过男子团体赛冠军了,这让他很是郁闷;而且在第43届世乒赛之前,他们已经六年没有捧过斯韦思林杯。

  “同仇敌忾、打败瑞典、誓夺斯韦思林杯”是蔡振华与乒乓男队一起发下的重誓。当时还是新兵的孔令辉对记者说起那段经历至今仍印象深刻:“全队,包括蔡振华教练都为之付出了很多。备战期间,队里的要求很严格:查房、饮食、练习、赛前技术指导、实战演练、对敌时的心态等等,整个预备过程紧张有序。”

  对于为什么没有让作为新锐气力的他参与到扞卫男团尊严、重夺斯韦思林杯的战争中,孔令辉脸上的表情满是释然:“从技术和方法上,我打欧洲人不太合适,我是属于典型传统直拍快攻结合欧洲横拍进攻型打法,两面拉弧圈,稳中见狠,右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正手抽杀气力大。”

  已经颇有教练风范的他边示范技术动作边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欧洲的运动员属于巅峰时期,只拿到过一次瑞士乒乓球大赛拿冠军的丁松在赛前被队里指定为‘秘密武器’,对手难以捉摸他的打法。终极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国队如愿在团体赛获胜,更加奠定了士气。”

  正如孔令辉所说他们的备战是颇有成效的:马***、王涛和丁松每人拿下一分,中国队以3比2险胜瑞典,重夺斯韦思林杯。

  在观众心目中,2006年10月,孔令辉公布退役,然而,他仍然是最受国人欢迎的“乒乓王子”。运动员并非伟人,他们也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谋出路,但是团队的魔力却让孔令辉割舍不断自己的乒乓缘。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