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创业思索 > 创业案例 > 本山创业(4)

本山创业(4)

发表日期:2010-01-18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几年下来,赵本山打造了一个产业链条:把经营戏院与经营剧团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同一的品牌——刘老根大舞台;用电视剧包装二人转演员,演员成名人了,为戏院吸引来更多公众带来不断上涨的上座率。S8g

  《刘老根1》的拍摄赵本山投了五六百万,后来被央视买下,2002年开始在央视一套播出。他后来发现,“这一步走得太对了”,而且一发不可收。S8g

  2003年,赵本山开始筹划建民间艺术团的事儿,崔凯帮他起草的章程。一开始他们不知道上哪儿注册。当时,赵本山是人大代表,他找机会向当时的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表达过建团的想法,省里不用给编制,算文化厅的一个直属单位就行。闻世震很认可,说本山你们干吧,不行政府给你拨点钱。赵本山说,不用给钱,别管我要招待票就行。辽宁省文化厅对建团的事儿很支持,还特地开过一个论证会,明确这个团是以经营二人转为主,兼顾民间歌舞形态。2003年12月,赵本山出资200万元注册成立了辽宁民间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S8g

  “从这个时候开始,赵本山从过往经营自己变成经营二人转了。”原本山传媒党委书记兼总裁田立冬说。大田(田立冬)与赵本山是铁岭老乡,相识30多年,2003年3月被赵从省文化厅要到团里来当领导,2009年回文化厅任职。“中国很多文艺界的人,他们没有产业意识和企业意识,他们只经营自己,没想过往经营歌剧、舞剧,赵本山有这个意识。他想通过经营二人转来体现他的价值。”S8g

  少有人知的是,这不是赵本山第一次组团。1984年前后,赵本山承包过铁岭县民间艺术团,当了团长,把一个以演评剧为主的剧团整成了演二人转的团。当时潘长江在那个团里演评剧小花脸,自那开始演二人转。赵本山从外面找来一批二人转演员,把剧团搞得挺红火,但团里演评剧的老演员不干了,找文化局告赵本山,说二人转有损风气。赵本山没解释什么,不干了,以后也再没当过干部。S8g

  这一次是他完全自己所有的、按企业化运营的剧团。团里最早有27人,其中演员有十几个人,都是赵的徒弟;6个乐器手,1个戏院经理,1个卖票的,2个把门的,还有2个财务。他们起初在沈阳和平影剧院尝试演出,租用场地,与对方三七分成。赵本山要求剧团天天演出,但要坚持做到很不轻易。“刚开始很艰难的,天天半场人都没有。城里人不认。”赵本山说。“老百姓习惯了看演出找人要赠票,宁可花钱宴客吃饭,不花钱买票看戏。”田立冬说,“但是你必须坚持住,只有常演才能演长,假如断了,就不能造成戏院的连续效应。实在很多人忽略了观众媒体的传播效应,这种传播的可信度比报纸、电台都管用。天天演出让我们通过观众媒体的传播,形成了一个观看二人转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不断往外延伸,加大了二人转对社会的辐射力。”S8g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