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务指南 > 诚信防骗 > 把信用作为一种商品来经营

把信用作为一种商品来经营

发表日期:2010-02-03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据报道,央行目前正在起草有关信用征集的法律,希看以法律的形式来推动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

  信用缺席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顽疾”。有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中国每年因信用缺乏而导致的损失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不用举很多的事例,恶意欠费就是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

  在经济生活中,有人之所以不讲信用,实是由于不讲信用比讲信用能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要杜尽此类事情的发生,很简单,就是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讲信用比不讲信用能得到更大收益的环境。这就首先需要我们更新观念,把信用看做是一种能够带来收益的商品,而不仅仅看做一种个人的品质。从而,把信用作为一种商品来经营。只有这样,信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事实上,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以及作为信用交易保证的信用调查评级、信用支付工具和信用治理技术,是人们日常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用产品已经成了在市场上可以生产加工、销售的商品,其商品的销售量越大,信用交易的规模就越大。

  以美国为例,居民消费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消费信贷和分期付款,即使支付现金,一般也采用信用卡形式。美国银行的贷款利润,50%以上来自个人消费信贷,来自企业的贷款利润还不到50%。最高的花旗银行对消费者个人贷款比例已高达70%。美国支付总额的急剧增长,也说明了信用交易的规模正在呈几何状扩张。1854年,美国的GNP与支付总额相近,周转率是1.5;1983年,美国的GNP为35470亿美元,支付总额估计为1292,000亿美元,周转率升至36;到了1992年,美国GNP达到65600亿美元,而支付总额估计跃至5135090亿美元,周转率达到78。周转率呈指数规模的每一次增长,都意味着信用运用规模的扩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信用成了在宏观上左右美国经济景气的重要因素。

  消费信用只是美国信用消费的一种方式。但这就足以说明,在美国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信用能创造多么巨大的价值。中国的情形却正好相反。固然这几年我国的信用消费有了飞速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还相差很远。比如,韩国2002年信用卡消费量达到400亿美元,贡献了9%的GDP。而据中国银联统计,目前我国真正的信用卡只有200万张,一年的消费量也才几百万美元。

  阻碍信用卡消费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还缺少一套评估个人信用风险的征信系统。据一位银行个人信贷部的工作职员表示,目前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是在“拿***打蚊子”,在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的状况下,银行无法全面把握贷款人信用的情况,只能逐个审查贷款人的收进信用状况,为此需要付出相当高的零售业务经营本钱。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银行贷款的利息收进尚不足以弥补业务经营本钱。可以说,贸易银行缺少评估个人信用风险的技术手段,已成为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瓶颈,而这又与信用没有商品化有关。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