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进行策略性收缩时,在收缩对象的选择方面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
首先,企业要根据当前形势分析企业业务线路,重新审视和确定公司的战略定位。企业因金融危机而收缩,应以“成熟业务高于发展业务,发展业务高于新兴业务”为依据,保持成熟业务的稳步发展,控制发展业务的投入,谨慎对待新兴业务。相应地,在确定裁员和降薪的对象与比例时也应以此思路为依据。
其次,企业要根据企业价值链中的价值贡献对各部门重新进行价值评估。按照价值贡献,企业的部门分为直接增值部门和间接增值部门。根据“二八原则”,20%的直接增值部门的人员创造了企业80%的价值增值。所以,当企业不得不选择裁员时,应首先考虑裁减间接增值职能部门的辅助人员,切忌对市场端和产品端的部门和人员不分轻重缓急地进行大面积裁减。
第三,裁员和降薪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支付能力不足,因此,企业要通过严格的全面预算管理来控制财务风险。企业在详细分析企业自身的人力成本构成之后,可以对成本占比大而价值增值不高的岗位率先进行裁减。
具体策略和措施
裁员之前,企业首先需要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在遵守《劳动法》规定的裁员程序的前提下实施相关策略。
三种策略
企业在必须采取直接裁员和降薪的方式时,可采用战略型策略、经济型策略和优化型策略三种方式进行。
战略型策略依托的是企业结构的优化。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内部人员结构,运用价值评估、功能分析的方法对人员岗位价值进行重新评定,找出企业现有人员结构、数量与新战略定位要求的差距,相应地做出更贴近新战略要求的部门收缩和合并,科学合理地产生裁员和降薪的结果。
经济型策略的目的是减员增效,关注的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所直接影响的部门以及相应产生的冗员数量处理。这是人力资源部门的技术性操作,需要通过分析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来确定。
优化型策略是把裁员和降薪的着力点放在员工的绩效上,裁减那些业绩表现不佳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绩效考评与360度考评相结合,将考核结果排序,强制性地找出绩效表现最差的一小部分人员,对他们进行“末位调整”。
裁员不等于减员
其实,裁员不完全等于减人,有多种措施可以将裁减人数控制到最小。
1.全公司范围内冻结招聘。虽然发生了金融危机,但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有些企业仍有招聘的需求。这个时候,企业应采取限制性招聘,采取内部竞聘、调岗、重新进行工作分析与职责界定的方式,在企业内部解决需求部门的人员需求。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