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创业思索 > 由“熊猫烧香”引发的人才悲剧思考

由“熊猫烧香”引发的人才悲剧思考

发表日期:2009-11-12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春节前夕,“熊猫烧香”的制造者李俊被警方刑拘,他制造的这种病毒可以终止大量的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进程。国内权威网络安全公司发布的2006年计算机病毒疫情显示,“熊猫烧香”已成为2006年计算机病毒最大威胁。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诸多讨论,比如社会风险治理、病毒背后的玄色产业链等。当李俊被警方刑拘并在看管所编出杀毒程序后,李俊的个人背景和特殊经历更引起了社会的留意。作为一个网络奇才,他的聪明才智被用来非法牟利,走向了破坏、犯罪之途,很多人觉得实在可惜。

  笔者以为,作为研究人的行为的社会科学,或可通过经济学对此进行一番解释:这一事件从根本上凸显了当前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一个制度性题目,即激励机制错位已成为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结症。

  有反病毒专家以为,“熊猫烧香”病毒之所谓造成如此大的社会、经济危害,很重要的原因是此病毒为正宗国产病毒,而大量使用国外杀毒软件的用户无法及时正常查杀此病毒。“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说明此病毒软件的制造者可谓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但正是这样一个在软件方面有比较突出才能的人,只是由于其中专学历比较低,就在人才市场上遭到冷遇,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显示了社会激励机制的题目。

  抛开暗箱操纵,通过“关系”等社会资本获得就业岗位产生的社会题目,仅就在市场化比较高的就业这一块,唯学历取才已将很多有才华的人挡在了门外,终极造成了我国当前创新能力的一个障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周其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人力资本存在的一个突出题目在于按照本钱定价,不是按贡献定价。学历、职称等这些评价薪酬的标准实在根本上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学习、工作中付出的本钱,而不是其对社会的贡献,更遑论创新。我们的人力资源市场正在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但是中国对人才的评价体系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所谓李俊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题目,而是折射了没有得到正面激励的人才的题目。

  同时,我们也留意到,湖北省公安厅传出消息称,“熊猫烧香”电脑病毒案疑犯李俊作案的动机不但来源于求职受挫产生不满情绪,其背后还有巨大的利益驱动。“熊猫烧香”病毒问世后,浙江一位病毒贩卖传播者先是天天给李俊在银行账户上汇3500元,后来天天汇6000元,直至被抓捕前,总计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牟利十几万元。李俊的病毒制造行为背后有相当大的经济利益刺激,有一个地下的产业链支持。这一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激励机制的错位——正面激励机制不足,对社会和经济形成负面作用的激励机制作用就会暗潮涌动。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