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创业思索 > 企业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才本地化策略

企业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才本地化策略

发表日期:2009-12-14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谈到人才本地化,人们更多想到的是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地化战略,而对总部位于一个城市,但在本国其它城市或地区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的经营方式,人才本地化同样具有必要性。远间隔输送人才的高本钱(显性本钱和隐性本钱)及两个国家的文化特性、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是人才本地化的重要原因,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这种差异性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案例背景】

  A企业总部在东北,在广州成功开发贸易物业,在前期开发直至出售的整个过程,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全部由团体总部从东北抽调或在当地招聘,然后外派至广州,因此也承担着更高的用工本钱(公司为外派员工支付了1.5-2倍的工资),同时,对有家庭的员工而言,更要承受长期阔别家庭所带来的种种困扰,如不能照顾家庭、相思之苦等。这群员工在前期的物业开发过程中,团结一心、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把企业当作家并以经常超时加班的工作心态打了漂亮的一仗。而后期物业治理也惯性地沿袭了前期开发的这种超时加班工作方式。

  在后期的物业治理过程中,A企业领导意识到用工本钱太高,对员工的治理,尤其是情绪和心态的治理难度越来越大,不少员工的情绪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消极怠工和牢骚抱怨不断蔓延,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心态需要不断进行调节,才能基本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A企业领导决定逐步实现人才的本地化,以求缓解该题目。但在本地化过程中,每次从广州本地招聘过来的员工,几乎都在试用期就离开了公司,最长的也不超过半年。A企业的部分领导甚至得出结论:南方人不好使,太过计较,对职业的忠诚度不高,并打算放弃本地化的努力。

  【案例分析】

  在跟离职职员的面谈中发现,本地招聘的新员工很难留下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员工感觉很难融进该公司,从北方派来的员工都以北方人的说话方式、风格进行沟通,作为少数的新员工,感觉很孤立、很难适应;第二,分歧宜的高要求,A企业惯性沿袭前期高强度的工作方式,对短期内不能适应这种高强度工作状态的新员工,心理持否定态度,甚至以为其不够敬业,而A企业的部分员工也在逐渐厌倦这种工作方式;第三,不答应出错,新员工一旦出现工作上的失误,将很难再有机会得到重用,相反,外派的员工出错了,更多被以为是自家孩子出错,更能得到容忍,这种家长式治理风格受到新员工的排斥;第四,对员工的评价没有科学的标准,有很强的领导主观随意性,新员工因此感觉到机会的不同等。

  【解决之道】

  主要治理人才本地化。主要治理人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因此本地化的首要对象为主要治理人才,这些人才的本地化为普通员工的本地化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先从普通员工开始本地化,就如案例中的A企业一样,将会给本地化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难度。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