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过螃蟹的人都知道,篓子中放了几只螃蟹,不必盖上盖子,只要不是特别轻易翻越,螃蟹是爬不出往的。其中的原因不在于螃蟹没这个能力,而在于只要有一只螃蟹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在它的身上,用脚把它钓下来,结果,没有一只螃蟹出得往。从动物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螃蟹作为节肢动物,尚不具备社会性的心理反应。而从螃蟹世界的现象反观人类群体,所谓螃蟹心态,无非是一种沉积很厚重的观念包袱。站在治理角度上讲,就是“抹杀进步,整洁划一”,是一个组织中最要不得的文化。
“螃蟹”心态存在的原因
在群体内,大家都上往了,都会相安无事;假如大家都没有发展,就你好我好大家好,怕的就是有“先进”。一个成员若违反了共同的意志,成了“先进”,与大家存在了差异,无形之中其他人便会感觉自己后进了,便会对“先进者”另眼看待,讥讽排挤,甚至想尽办法将力争上游的同仁硬拉下来。即使有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先进”的员工仍会感受到心理和感情上的疏远。这种感情上的变化常令员工难以忍受,甚至会击垮员工的精神,使之无法正常工作。
为此,不少员工宁愿放弃成功的快乐,也要顾及心理环境的宽松,顺应大家共同的意志,甘心当工作上的“好好先生”,与大家“整洁划一”,以满足心理所需的依附感和安全感。另外,有的企业治理者甚至为回避员工对各种评估结果差异的不良反应,在绩效评估中,采取“人人满足”或低分“轮流坐庄”的笼统评价规则。这样,无论企业治理者还是员工最后都乐于在无差异中心安理得,但这种做法无疑也严重妨碍了人才的存在和发展。
“螃蟹”心态对企业的危害
勿需细想就可看出,对消极的“螃蟹”心态,企业治理者假如不及时予以往除,久而久之,劣帮驱良帮,“敢于出头”者越来越少,“惟惟诺诺”者越来越多,终极组织里只会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企业的发展力和竞争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20世纪20年代,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的治理者,曾让14名男工人在一个单间中进行电话线圈的装配工作。14人中有9人进行电话线圈的装配工作,3人是焊工,2人是检验工。其中把9个绕线工和3个焊工均匀分成3个小组,2个检验工共同负担三个组的检验工作,工资标准是按小组的总产量制定的。该厂治理者原以为实行这套制度可以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但结果却出乎意料,这些工人的实际工作效率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均匀差未几,而且工人并不如实地上报产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治理者经调查发现,在这个14人的小团体中,假如某个工人表现过于突出或管了点“闲事”,立即就会有一种团体压力袭来,譬如讽刺、嘲笑、暗示等。员工为避免这种压力,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压制自己的工作效率,向大家看齐。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