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出书刊发行业后,尹明善花了两年半时间,怀揣自己浪漫的贸易梦想,从从容容地南下北上,东西考察,左寻右探,往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寻找能令自己生根发芽成长发展的商机。
其间,他甚至跑到四川外语学院往强化了半年英语,成为该校年龄最大的学生(52岁),后来也被老师誉为最勤奋进步最快的学生。
1991年,他租来别人的执照做香烟生意。这里,他看到了:利润虽丰厚,但做法太“黑”,不仅百分之百的偷税漏税,而且其中布满了***的“码头文化”。一个月后,他逃了出来,或者说又一次主动撤出。尹明善抱定的信念是:凡不能在阳光下公然的生意,是无法成长为真正的事业的!即便它可赚大钱,也不能干。
有段时间,他帮助朋友在重庆解放碑做百货生意,自己则义务做顾问好几个月。那段时间,使他对真正的市场脉象,有了进一步的亲身的体会。
机会偏爱有预备的头脑。终于,他发现了家乡重庆山城独占的一个重大商机:摩托车!55岁时,开始了第二次再创业的辉煌历程90年代的山城重庆以摩托车著名,行业老大“嘉陵”和老二“建设”都齐集于此,因而,也带动了一大批生产销售摩托车及配件的民营企业,人称“摩托帮”。不过,在外人看来,当时,这条道上已经有两只大老虎拦路,更已有数不清的同行在虎视眈眈,没有相当的实力,要一头扎进这个行业,风险也是不小的。由于,两大摩托团体随便有个小动作,虽可使一些人一夜致富,但也能让另一些人转瞬垮台。
一位“摩托帮”朋友,经营着一家校办摩托车厂。有一次聊天时告诉尹明善,他每个月需要几百台发动机,却要到河南往买,价格很高而质量很差,而本地的嘉陵、建设是不愿意把发动机卖给其它小厂的。
正在到处探寻商机的尹明善,敏锐地从这个信息中找到了他想要的灵感。在仔细研究了当时摩托行业的状况,并盘算了其间的风险与机会的比率后,时年已55岁的尹明善,决定进进摩托车行业,倾注他第一次创业时掘获的全部资金20万元,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再创业的辉煌历程。
1992年,他注册成立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启动资金二十万,散兵游勇九号人。在租来的不足四十平米的生产场地上,他却雄心勃勃地告诉每一个人:我们的理想,是造出全中国没有的发动机。
当然,那时没几个人会拿尹明善的豪言壮语认真,但是,心存这一高远理想的尹明善,却用立马进进一步步务实的操纵行动,表明了他不是在说说大话寻开心,而是实打实地真要开始攀越新的高峰了。
没有国企的资源依托,没有先进者的品牌上风,年已55岁的创业者尹明善,要在夹缝中杀出条生路,只有剑走偏锋。但,他的尽活,表面看来,却又只是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招式:战略创新。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