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到“八亿”
1992年,走出四通的赵雷开始自己经营北京八一电子设备公司。20万元启动资金,40平米门市,两个小而简单的数字构成了“八一”的全部。当时和中关村里其他经营者一样,八一的业务也只停留在板卡、配件的代理上。在产品分销领域一路打拼下来,4年间八一在中关村里也小有名气,企业规模随着著名度飙升。
终于有一天,“八一”摇身一变,成了“八亿”——除了代理销售美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种电脑配件和全线外设产品外,1997年,八亿时空开始创办PC机,开始了品牌自有化的道路。
2002年,八亿时空通过二次创业,战略性地调整公司业务,从PC及配件大举进军数码领域。八亿时空的笔记本、显示器等产品应运而生。
赵雷表示,“分销+自有品牌”的模式是八亿的现行构架,目前二者的比例大致七三分成,诸多变数使八亿时空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名字,营业额突破了十位数大关。
时空战略
八亿时空的战略似乎是“时空的战略”——时间、空间的变化引发了八亿时空的多次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为它的多元化再辟门路。赵雷称“市场的压力”是八亿时空多元化的潜伏原因,市场往往要求企业随着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变动而随之变动。
从单一的板卡配件到品牌PC、品牌笔记本,再到系统集成、网络服务,多元化的变数为八亿时空增添了多条命根子,以业务的多元应对市场的多变。在中关村众多单一经营的中小公司,因特定市场的忽然萎缩陷进困顿且转型无力的时候,八亿时空却总能收获“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惊喜。
更重要的是,对八亿时空而言,多元发展并不意味着资源扩充,共同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形成了多元业务的“公用资源”——老业务形成的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和专卖店、百余家维修网点、200多家国内代理等等,成为新业务的有力保障。
经营“诚信”
不久前北大光华治理学院教授张维迎和原《福布斯》中国调查员胡润,在一次论坛中形成“诚信是财富第一品质”的共叫,八亿时空恰恰能作为有力的例证。赵雷在不知不觉中十年如一日,苦心“经营”着八亿时空的诚信。
他对《财经时报》说:“2000年前,很少有人谈诚信。经济活动不规范时,大家都想如何挣钱就好,没人往考虑诚信。我从四通出来时没人和我讲诚信,我也没有要求自己该如何讲求诚信。我无论对客户、供给商还是个人,都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往面对,坚持把客户的利益当成公司的利益。当诚信成了到处都提的主题,我们才发现,自己所做的还是比较符合的。”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