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务指南 > 诚信防骗 > “网络语言”分外火爆 会不会被全面“PK”?(

“网络语言”分外火爆 会不会被全面“PK”?(

发表日期:2010-03-08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一场名为“超女”的高烧总算过往了,可依托其余热“PK(单挑、攻击)”一词分外火爆,你PK我,我PK她……在展天盖地的报纸、杂志中这两个字母连在一起使用的频率分外高涨。而根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国家机关公文、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也就是说像“PK”这样的网络语言,将可能被禁止出现在公共媒体中。以地方性法规对网络语言加以规范的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而9月22日,该草案正式提交人大审议更预示着此做法将有可能从个别地区普及到全国。一石击起千层浪,“网络语言”题目,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正方:我的语言我做主

  此消息一出,网上立即掀起一阵谩骂。纷纷斥责法规制定者“过期”、“守旧”,是在“磨平青少年的个性”。有人甚至以“万马齐喑究可哀”为题,用近万字的篇幅论述网络语言的“时尚”、“活泼”、“青春”和“朝气”,并在文末以一句“偶就稀饭酱紫说话,酱紫84粉Q粉Q的末?泥为虾米94扑通?}_?}?”这句典型的网络语言作为结尾。

  没有网络习惯的人看到这句话可能觉得如对天书,而假如他们看到QQ群里长期泡在网上的“虫子”们的对白也许会觉得误进了***的网上大本营。而对于网虫们,这句话的意思再清楚无比,一些用法甚至已经过期很久了。翻译过来就是:“我就喜欢这样子说话,这样子不是非常可爱非常可爱么?你为什么就是不懂(眯着眼睛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偶,是“我”的代称,脱胎于一些言情小说中的台湾土话;“泥(你)”、“扑通”这类的词语则是由网络交流的即时性决定的。在网吧里经常可以看到开五六个聊天窗口同时开聊的人,这时候谁还有功夫讲什么逻辑和语法,甚至是修改错字?一些常用的同音词或者是误拼往往就拥有了约定俗成的意思,一部分更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猜测;这一方法升华到极致就是数字译音的出现。比如上面提到的“84(不是)”、“94(就是)”和人尽皆知的“88(拜拜)”等,一些7456(气死我喽)之类的新名词也在不断涌现。而“酱紫”、“稀饭”之类的词是标准读音的反切,据说是某地方言的变种,体现了一种孩童化倾向,甚至可以说是所谓“Q文化”的具体体现。“Q”源于“Cute”的昵称,这个英文单词在日本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从雾光幻彩的透明唇彩到智商低下的Hello?Kitty,“Q”代表着一切可爱的、漂亮的、逗人喜爱的评价,是一种粉嫩果冻感、精致化、塑料化的贸易倾向。当一个词以孩童化的咬舌语气传达出来的时候,无疑是最Q的。“网络语言”有个生动的名称叫“Q言Q语”。为了快速交流,缩略词语、缩写字母,或用数字、符号替换,甚至用图形表达意思,比如上面的那个符号构成的表情,令一个布满委屈的说话者的形象跃然“网”上。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