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1日,一年一度的华南师范大学招聘会师范类专场如期地大张旗鼓地到来,又像一个毕业在即、急于找工作的大学生一样匆匆地离往。对于一个刚刚参加完华师招聘会的学生,像我,必然有满口的感言。
还记得以前的师兄师姐说过,不见棺材是不会流泪的。不管以前的表现怎样,我们这些毕业在即的大学生现在都忙于找工作了。尽管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00万,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重,但是假如没有真正参加过招聘会的人,这种严重的感觉是难以体会的。12月11日,我如期地参加了华师一年一度的师范类专场的招聘会,那场面将使我永远难以忘记。
往参加华师招聘会之前,我已经到中山兜了两天,什么都没有捞到,往过两个学校问过,都说“我们学校不打算招老师”。12月10日,我从中山取道到广州,在一个已参加工作的同学那里落脚。两天东奔西走的劳累,差未几两个小时的车程,我已经是很困乏了,加上早就听传闻说参加华师招聘会的人怎么怎么的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师范生,还有一些在职的教师),为了养好精神,第二天往早一点,那晚我很早就睡觉了。一直到早上六点二十分醒来,赶紧起床洗漱。才六点半多一点,我的一个同学发信息给我叫我快点过来,有很多人排队了。吃了昨晚预备的一些干粮做早餐,灌了几口冷冰冰的矿泉水,匆匆忙忙地搭上一辆摩托车向华师奔往。到那里,恰好七点钟,但已有很多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了。接近八点,招聘会会场大门才开门,工作职员检票进场,未几久整个运动场已经是密密麻麻的人群了。人潮涌涌,这样的场面是我平生第一次见,但是更严重的考验还是在后面。
参加招聘会的毕业生陆续在自己喜欢的单位的摊位前面排起队来,当然最热门的是单位是珠三角地带的,例如东莞、中山等地方的学校。八点半过后,各招聘单位的代表陆续出现。这对于应聘者来说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机会终于来了,紧张的是不知道命运如何。
我最初排队的单位是东莞长安职业高级中学的摊位,排在我前面的已有三十个人左右,后面的就不清楚有多少人了。应聘者有的失看地拿回自己的求职简历溜出来,有的脸带几许笑意地出来。好不轻易才轮到我。我恭恭敬敬地递上我的求职简历,并说明我是应聘语文教师的。那个女代表冷洋洋地接过我简历,随意地翻了几翻,半晌才吐出几个字:“你的普通话有没有二甲?”这一问给了我当头一棒。不是说二乙就行了吗?难道我的第一次应聘投递简历就这样失败了?不行!我使出我的一大“尽招”——“骗”,我骗她说我的普通话还没有考,希看她先收下我的简历。终极她委曲地收下了,但是那份简历的终极命运究竟如何我是不得而知的,多半是凶多吉少、杳无音讯的。那些来应聘英语教师的,那个代表十分冷酷地说:“我们要的是商务英语的!”我以为,招聘单位最好先把自己的要求写出来,告知广大求职者,好让求职者能够选择,也不浪费大家时间。这样对用人单位来说也是好的。唉,人家是东家,我们只是“讨乞”的!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