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些学校是想招到优秀的人才,所以门槛颇高。在华师招聘会上还有些招聘单位存在严重的学校歧视。湛江师范学院是一所普通的省属师范院校,不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也不是师范大学,所以我们在招聘会上吃了不少闭门羹。经过长时间的排队好不轻易才轮到自己,招聘单位一听到是湛师的,很冷酷地抛出一句:“对不起,我们不要湛师的!我们要‘211工程’的!”有得单位还做出比较‘友善’的处理:“哦——湛师的?放在那边吧(不要和那些名校的放在一起)。”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后悔自己当初不努力考上“211工程”的学校了。但是,一流的学校的学生就全部是一流的吗?他们也有三流的学生啊!难道我们湛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生吗?我们一流的学生就很差吗?求职失败,我们只能暗暗地狠狠地骂他们几句。
下午两点以后,参加招聘会的毕业生陆续离场了。先不说求职是否成功,只说简历投了几份,有点人投了三五份,有的人投了一两份,有的人可怜得一份也没有投出往。其中的滋味只有我们这些应聘者才能体会。
招聘会在下午四点钟结束,招聘单位大多收得“盆满钵满”,他们会左右处理这些 求职者的“希看”呢?在报纸、电视上我看到过令人心冷的做法:在大型的招聘会上,有的单位收到几百份甚至成千份的求职简历。招聘会结束后,他们只拿走极少的一部分简历,其余的便扔在那里,可怜的求职者又在那里找回自己的简历。那么,在华师招聘会上,那些用人单位是不是也是那样做呢?我曾听传闻说,曾有过用人单位扔掉求职者的“希看“,不幸的是被一些婚介所、不法职员捡往,发生了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唉,投出往就是投出往了,哪管得着别人怎样处理呢?
处在毕业求职的我们,确实很难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在这人才泛滥的今天,我们这些普通的本科生是不是显得有点多余?据报道,很多高校毕业生到酒店应聘月薪只有700快的服务员工作。这种以前不屑大学生一顾的工作如今悄然热了起来。读了十几二十年书的“天之骄子”干这种工作到底是好还是坏?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做这种工作,是教育的成功还是失败?
我是一名师范生,经常听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光辉”回“光辉”,但不知道这“光辉”能不能普照到自己?何时才能照到自己?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