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案例集锦 > 分析点评 > 中外MBA分析指南(三)策划(3)

中外MBA分析指南(三)策划(3)

发表日期:2009-11-05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现在的商业社会,资本在流动,商品在流动,人才也在流动。这种流动已经成为世界商务发展的一种潮流,也对MBA国际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发展成全美洲的自由贸易区,欧洲也结成了欧盟,国界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消失,欧盟的人到欧盟任何国家都可以自由流动。在亚洲,中国大陆、港澳台、新加坡再加上东南亚华人形成的华人经济圈,乃至亚洲经济圈也在不断扩大,人员的流动日益频繁。??
  世界一流的企业都是非常国际化的。美国《华尔街时报》曾对经理人国外工作经验进行过一次调查。293名调查对象分别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调查结果显示,有国外工作经验的,在美国为14%,欧洲为3%,日本为1%。而在国外工作过的地区分布,在美国高达32%,日本占19%,欧洲为47%。??
  我们再来看看欧盟的状况。以前,欧洲人的成功是这样的:大学毕业后在政府部门干一段时间,谋个一官半职,或者跻身国内大企业中,一步一步往上爬。然而,现在是机会在哪里招手,他们就流动到哪里。近年来,欧洲的教育和就业轨迹有了极大的转变。以前人们认为欧洲的工程或金融博士是全世界最棒的,现在大家则钟情于美国或INSEAD之类欧洲著名商学院的MBA;以前除了本国语言之外,懂英语就足够了,现在英语成了最基本的语言,要成功,还得多学几门外语。在这样的潮流下,欧洲各商学院开始设置各种国际交流课程。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越来越多,而来自欧洲的学生,40%毕业后会到外国工作。他们先是加入一家跨国公司、投资银行或顾问公司,然后不断跳槽,有的干脆办起了自己的跨国企业。巴塞罗那国际管理研究院、INSEAD和伦敦商学院,已经开始从事跨国新兴企业孵化。詹-亨利克是德国人,却在巴黎、伦敦和威斯巴登上学,在美国和法国实习,在西班牙找到第一份工作,最近还当上了巴塞罗那一家新兴企业的CFO。他的背景很对公司两位创立者的胃口。他们一位是西班牙人,一位是瑞典人,都懂四到五门语言。??
  长期以来,欧洲被各国国界分割成独立的市场。现在,欧洲企业从美国学习运营技巧,联合利华、欧莱雅等欧洲企业近年来都是跨国经营,淘汰了国籍和民族的概念。欧洲成了欧盟,统一了货币。??
  在今天的中国,MBA教育已成为培养中国所需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而且21世纪的中国空间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也成为当下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2002年1月,欧美同学会MBA协会和光华管理学院职业中心在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就MBA和国际化人才之间关系,同北大光华的MBA学员进行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中国青年报》和中央电视台等都做了报道。我作为欧美同学会MBA协会的副会长,也参加了这场讨论。??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