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智健无疑就是香港电讯的股东们以为最合适的人选。
“他的特殊背景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当时比较动荡的时候,又要为97考虑,所以大家基本上都同意和中信合作,出售股份给他们,才可能共同度过难关。”当时参与会议的一个香港电讯的董事表示。
香港电讯同意了出售,甚至还给荣智健送往了书面通知。
但中信的钱从那里来?收购香港电信20%的股份大约要100亿港币,而中信当时只有数十个亿。“当时自身内部有20亿港币,差额两手来解决,一方面发行10亿港币5年期香港电讯认股权证和2.24亿美元的零息债券,另外一方面向银行贷款54个亿。”荣智健对那些股东们说。
大规模的融资开始了,荣智健的勇气在这次借款过程中显露无疑,由于当时参与借款的10多家银行没有一家是中资的,中国银行也不为这次融资担保,香港中信必须付出比较高的贷款利息,但荣智健对于收益的判定是正确的,他终极完成了贷款,并且以每股4.55元的价格,以103亿获得了香港电讯的20%股份。
这是一次成功的、在当时香港交易历史上最大额的收购行动,而到了1990年,英国著名财经杂志《世界金融》根据收益将此次收购评为当年度世界最佳融资项目,中信几乎没有动用自身资本就成为了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并且一举进进了香港电讯产业。
在这之后,荣智健开始了新的一***规模的收购活动。到1990年,香港中信已经拥有了国泰航空12.5%,香港电讯20%,港龙航空38.3%,香港东区海底隧道23.5%,澳门电讯20%,亚洲卫星公司33%、和记传讯2%、百富勤9%,嘉华银行74%的股权,另外中信又开始反哺大陆,投资4亿美元在大陆兴建发电厂。这些资产加在一起,香港中信的总资产已经接近200亿港币。
不断的收购让香港中信实力大增,但多次收购而产生的借贷压力也越来越大,和父辈一样,荣智健深谙先借后还之财技。1990年之后,荣智健开始考虑缓解债务压力,实现中信稳健发展的办法。
让中信上市成为了荣智健的第一选择,但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运作呢?当时的港府在会计制度、监管制度和公司法上对中资机构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且有非常繁复的手续,耗时极长,直接上市的困难很大。
荣智健想到了借壳上市的办法。他找到了李嘉诚,李嘉诚任中信董事10年,而中信则拥有其控股公司和记电讯的股份,作为荣智健到香港发展后最早的高尔夫球友,李嘉诚十分欣赏荣智健,对于他的这个想法,表示支持
借壳上市是股市术语,一家公司上市,原则上需要5年以上的经营实绩,根据正式手续在交易所申请上市。于是,一些急于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他人的小型上市公司,以实现自己上市的目的。这些小型上市公司被喻为“空壳”。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