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重视,记者追踪,前代表奔波。”2004年底,所有打人凶手被绳之以法,最高被判12年,孙家获赔18万。
这是姚秀荣在不再担任人大代表一年间惟一亲身参与奔走的一件事。在此期间,她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题目:该怎样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维权经验往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将他们引向一个正常且正确的轨道。于是,她从一个一线奔走者变成了一个热心的咨询家,找她的人太多了,以至于她的手机不敢开机,家里人不敢接电话。但姚秀荣很快发现了一个题目:尽管她说得很明确,但不少人有时仍无法沿着她指的道路走下往。究竟,他们没有她如此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更没有她在多年为民请命的过程中建立的“关系”。2004年4月,一位叫刘静芝的东北老太的不速造访使姚秀荣选择了再度出山。
(二)
那是一张我这辈子都难忘的脸,布满灰尘,两腮深陷,眼睛里布满无助,尽看,惊恐。浑身衣服破旧不堪,散发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气味。
听她说,是最高检控审处一位同情她遭遇的同道让她找我的。
但尽管这样,当她叩开我家大门想往里闯时,我还是硬着心肠说:我不当代表了,不管了。
她立即跪在那里哭了起来。自言自语道:我再找谁呀?我被这句话感动了。便先把她请进屋里。原来她有个在部队上立过三等功的儿子转业后被人打死了。她56岁了,就这个独子。都是为人母呀,我最受不了这种事了。
我坚持说我不是代表了,不好管了。但她说:“你总比我懂法呀!”那一刻我彻底被说动了。
她的材料相当充实、可靠,只是有些杂乱无章。我先是找律师帮她重新写了份申诉材料,然后带她来到北京,和她一起住5元钱一晚上的大通展。
通过熟人,我带刘静芝来到了全国人大信访局,一位姓高的处长热情接待了我们。也许受的白眼太多了,刘静芝被这种热情感动得泪流满面。
随后进进全国人大督办程序。但半年后没有任何结果。只是当地有关部分找到刘静芝劝告她:别再告了。
2004年十一过后,我再找有关部分督办。有人劝我:不当代表了,别管了。但我想:离了我,老百姓不是更难,再做出极真个事不是更影响社会稳定?
于是,2005年4月,我带着刘的材料坐车到洛阳找一个我熟识的全国人大代表,他是个布满正义感的院士。我对他说:“你写写,我代你跑腿。”我4月21号把这份材料交给了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局一位姓丁的副局长,他看过后感慨道:“天下竟有这样的事?”此案再度被有关部分督办。
7月,也就是全国公安大接访期间,当地公安局领导开始频繁造访刘静芝家,积极协调解决题目。刘静芝终极获得民事赔偿32万,结束了长达7年的奔波和等待。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