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姚秀荣的经历决定了她不是平常百姓。
截止到2005年12月31号,她还是河南省公安厅特聘的监视员。
她说:“伴随着2006年新年钟声的敲响,我将彻底回到一介平民。”
“但我会以一个老党员的身份,继续为民请命———以法治的名义。”
●当谢幕成为另一场序幕——姚秀荣印象
当她担任人大代表的时候,她是忠实履行职责的一个活的标本。
当她回回一介平民的时候,她是普通公民维权的一个活的见证。
作为人大代表的努力是可贵的,但作为一介平民的努力却是伟大。
率真、泼辣、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她随时预备为这样一些人呐喊———当一些无权无势的百姓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情感受到伤害的时候。
她的大门总是为这样一些央告无门的人敞开,很多政府部分的大门也向她敞开———在她的身份依旧是全国人大代表的时候。
然而,当姚秀荣不再拥有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时,她的大门依旧向百姓敞开,她依旧热诚地倾听着她的职工兄弟、她的农民姐妹讲述自己周遭的不平与愤懑,她依旧遵循着法治的轨道为他们四处奔走呼号。
当她回回一介平民,当谢幕成为另一场序幕,当她的维权账本真正意义上成为普通公民寻求公平正义的生命体验,我们在深切感受中国***法治进程的巨大进步的同时,也真实面对着一个转型社会的复杂和阵痛。
你可以说她不够精明,不够圆润,但她并不缺少勇气;你可以说她有时不留意方式方法,也没有什么理论深度,更谈不上上升到国计民生的高度,但她呐喊的方式却是拿全部的生命和情感,具体而鲜活,态度始终与党和政府高度一致———假如套用“群众利益无小事”,那她这些年景就了太多大事!
就这样,粗砺而刚猛的姚秀荣一次次撼动着很多人日见麻痹的神经,丰富着很多人日渐枯萎的情感。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