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务指南 > 诚信防骗 > 前人大代表姚秀荣维权账本:为弱势群众打抱不(3)

前人大代表姚秀荣维权账本:为弱势群众打抱不(3)

发表日期:2010-03-07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姚秀荣说:好多人说我爱告状,实在我内心里最不愿告状了,劳民伤财,有啥好?她将各类纠纷分成三类:一类是无理乱告,这占她接手案情的三分之一,主要是当事人不懂法,熟悉水平低;一类是小冤小屈想不开,这也占三分之一,主要是被一些不负责任的人给激化成难解的矛盾的;这两类姚一般都劝他们停访息讼。而对于事实确凿的重大冤情,姚秀荣义无返顾地充当着义务的代言人,沿着依法维权的轨道一路奔走。记者问她:“他们都听你的吗?”她答:“听。”记者接着问:“为什么听?”她答:“由于我是真心帮他!”

  (三)

  我熟悉的一个老汉,都72岁了,由于邻里纠纷引发的一个标的为1000元的官司整整奔波了10年,省城、北京不知跑了多少趟,光路费就花了不知多少个1000元了,法院的人见他就头疼。我劝他:别告了,不值。好好在家颐养天年吧。他不听,我急了,说:我给你1000元中不中?他后来想通了,现在活得很好。

  2005年,我自觉充当了一个信访战线的灭火队员,劝阻了很多人的过激行为。

  在北京,有个挂满奖章的来自辽宁的老军人长年上访,上告无门后预备冲击政府部分,被我拦了。随后我帮他找到有关部分逐级反映题目。

  同样在北京,有个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务工职员被拖欠工资而讨不回公道,预备在公共场所***,被我劝住了,随后他的题目在正常正当的渠道得到了有效解决。

  2005年我最难的、也是最成功的是对一批河南工商系统职工的劝阻。由于题目始终得不到解决,矛盾逐渐激化,过激行为频频出现。

  这时他们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有关我的报道,便来到焦作让我给他们指条明路。我对他们说:“乱打、乱砸、乱骂能解决题目吗?傻干、蛮干,受苦的是国家,受害的是你们自己。甚至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可能觉得受的委屈太多了,群情激愤呀,我连做了几天几夜的工作,他们的情绪总算稳定下来。后来开始有理、有据、有序地反映题目,再没有做过一件过激违法的事。

  姚秀荣对2005年的总体评价是“百感交集”。在她家中,2005年积累的来自全国的各种告状材料有60厘米厚,在她帮助奔走的100起案件中,有20件获得了解决和部分解决。这一年,姚秀荣感受着中国法治进程的进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感受着部分困难群体的艰辛和无奈,这一切都给了她一路奔走、呼喊的气力。更重要的是,她用一个个通过正当维权获得成功的生动事例,让许很多多曾经怀疑、抱怨的人开始相信法律,相信多数人依然深躲于心的知己。

  姚秀荣说过:“这个转型时代,有时寻求公平正义的路会不平坦,甚至很艰难。”但姚秀荣相信,正义和公平有时会迟到,但从不缺席。“由于我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始终是人民的党,人民的政府,我更相信法律终极会还给他们一个公道。”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