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余波
医保制度改革之后,受个人医疗费用开支比例上升以及医疗保险目录低价倾向的影响,国产药特别是普药比同品种的合资药、进口药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总体药品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将受到遏制。以上海为例,上海于2001年4月份实施医疗保险,当月药物消耗总量较未实施医疗保险的3月份下降了18.68%。其中,感冒药下降幅度最高,达34%②。
3、招标购药的影响
2001年,药品招标采购作为医药产业三项改革的重要部分在全国范围内积极试点和推广。今年,这项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力推进。这将导致药价水平将进一步下降。目前,招标购药所采用的模式有联合采购和委托招标两种,由于医院与药品销售的利益关系没有割断,“以药养医”的格局没有根本的变化,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招标形式,药品购进的低价优先原则均不会有任何变化。据悉,2001年9月,南京78家医院123种招标药品降价,平均降幅为28.5%,最高甚至达到52.6%③。同时,新产品向医院推广使用难度也在加大。新药进入医院销售一般须经医院药事委员会批准。不少医院因实行招标购药后,药事委员会往往被推迟会期,使新药很难通过招标的渠道直接进入医院。
4、新药价改革的降价风暴
除了招标购药导致药价水平进一步下降之外,更大的影响来自所谓的“新药价改革”,即2000年7月由国家计委出台的《关于改革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的实施。
从2001年的实际情况看,国家计委对医疗保险目录品种的价格管理仍是以“降”为主。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广泛到位,“新药价改革”的降价效应也将进一步显现。新的一轮药品降价的脚步声已逐步迫近。另外,加入WTO后,我国的药品进口关税将从目前的10%最终降到5%左右,国外药的进口将变得更加容易,并且价格会比现在更低。
5、中药品牌的本地化
由于中成药大多为国内企业生产,其实力无法与主攻化学药的合资企业匹敌,而且由于中药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使得许多中药品牌实力弱小,常常扮演“地头蛇”的角色。中药品牌的本地化已经成了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独特景象。
资料显示,在上海的中成药类感冒药市场,占有额排名前十的有7家为本地企业;而在广州的中成药类感冒药市场,占有额排名前十的竟然全部为本地企业①。
6、消费者对中成药的成见
这种成见的产生首先是因为服用效果的快慢。与化学药类感冒药相比,中成药类感冒药效果较慢。因此,对于治疗感冒急症的患者来说,化学药类感冒药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是服用的方便性。大多数中成药类感冒药都为汤剂型,携带不方便,且有粘液,口感也不甚好。因此,许多年轻人(特别是女性)更愿意服用携带方便、口感较好的化学药类感冒药,如片剂等。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