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品牌视角 > 日化品牌治理误区

日化品牌治理误区

发表日期:2009-10-12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题目出在哪里?很多企业在做总结时都将题目回结为竞争空前加剧、渠道环境恶化、经营本钱上升、传统营销手法失灵等方面,但很少有企业从品牌治理层面上找题目。
  
  假如说中国日化业不重视品牌治理,恐怕很多日化同仁们不乐意了,引进“品牌经理制”日化行业走在了其他行业的前面。但是,很多设置了品牌经理的日化企业,并不是都能在品牌治理层面上做到尽善尽美,有的甚至可以说很糟糕,这个泊来的职位究竟如何发挥它应有的职能,是很多企业没有真正关注的。在深进了解很多日化企业品牌经理的品牌经营手法后,我们不能不忧虑地说:中国日化企业,还在品牌治理的误区中徘徊。
  
  误区一:品牌经理的职能错位

  
  假如你真正审阅这些品牌经理们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你就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可快的感觉,甚至以为这是企业在进行一场自我安慰的职场秀,品牌经理职能错位的现象比比皆是,从这些品牌经理的工作内容来看,他们更多地是履行“产品开发经理 市场推广经理”的职责,而对于品牌治理的其他工作,涉及得少之又少。很多品牌治理的环节被无情切割掉。试问,有哪家企业认真地进行过品牌架构规划?有哪家企业在专心地往构建自己的品牌核心策略和品牌识别?又有哪家企业在认真地进行品牌检视工作?
  
  误区二:不做品牌做销量的口号误导
  
  “不做品牌做销量”是一个很响亮的口号,营销人士几乎人尽皆知。尽管当初有人提出这一口号的初衷是夸大销量对品牌建设所做的贡献是压倒性的。的确,没有销量的品牌就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是随风飘逝的浮萍,但这种提法其涵义已衍生超出了提出者初衷的范畴,给营销人带来误解,使很多人以为品牌是销量的“天敌”,企业为了销量可以不择手段地实施营销行为,销量成了企业行为的唯一借口,当销量和品牌形象、声誉碰到冲突时以销量为马首是瞻,导致品牌在病态中发展。时下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不是企业片面追求市场份额忽视品牌责任酿成的恶果吗?有人之所以会产生“不做品牌做销量”的认知,源于两个错误的熟悉,一是不知道究竟怎样往做品牌,以为做品牌就是高举高打的广告宣传、一掷千金的公关策划,动辄花费上百万的明星代言………,有了这样的想法,自然以为做品牌是有钱人的游戏;第二个错误认知是以为做品牌和做销量是相互矛盾的两个营销行为,品牌行为和销售行为是格格不进的。而实际上做品牌的行为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同做销量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是同一的。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