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务指南 > 素质修养 > 中国的30年与英特尔的40年(5)

中国的30年与英特尔的40年(5)

发表日期:2009-10-15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转型后的一两年对英特尔来说是艰苦的岁月。它的年营业额由1984年的16亿美元降到1986年的12亿美元,并在这一年亏损了2.5亿美元。但386拯救了英特尔。386是个人电脑的CPU历史上第一次达到32位处理性能,这意味着PC拥有传统大型机的计算能力。此前大型机制造商如IBM一直把16位的PC定位为小型的个人应用领域。

  由一家存储器公司到一家微处理器公司的转型,痛苦而短暂,却使英特尔完成了涅。蓝色巨人IBM不肯接受386,行业新兵康柏、戴尔和中国台湾的宏(Acer)则捉住了历史机遇,率先推出基于386芯片的个人电脑——它的微处理器来自英特尔,操纵系统来自微软,键盘、监视器、驱动器等来自多个依循开放标准的专业供给商。来自五湖四海的起义者们很快形成“蚂蚁雄兵”之势,“彼此兼容、自由竞争”的新的产业标准建立起来。

  固然后来IBM也重拾386,但PC行业的格式已被386戏剧性的成功所颠覆:兼容机大行其道,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部件来自英特尔和微软,格鲁夫强硬的决定独家生产386而不是按照IBM的指示授权给AMD等“第二供货商”,电脑行业不再随着IBM的脉搏而动。

  1988年4月,《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令人敬畏的英特尔垄断了属于自己的市场,整个PC行业和华尔街都意识到,英特尔控制的是美国利润最丰厚的垄断行业之一。”这一年英特尔20岁,它创下了28.75亿美元的营收和4.529亿美元利润,在全球《财富》500强榜单上攀升了50位,来到第150名。1990年,英特尔首度以“新电脑产业”来称呼PC产业,相对于大型机组成的“旧电脑产业”,电脑产业步进新纪元。

  1979年的英特尔为其Microma数字腕表制造子公司做电视广告花费了60万美元,格鲁夫不禁赞叹:“就一个广告啊,一下子,没了。”直到1990年,英特尔仍没有营销体系和广告代理商,消费者不知道微处理器电脑机箱中的具体位置,大多数PC用户并不清楚微处理器与电脑之间的关系。英特尔决定发起针对终端用户的电视广告运动。对此英特尔内部争议很大,反对者以为计算机制造商不会欢迎英特尔越过他们直接与消费者沟通。但格鲁夫力排众议,支持这家由工程师治理的B2B公司直面消费者。从1990年至1994年,英特尔耗资5亿美元,在民众心目中树立起一个享誉全球的品牌。而OEM厂商也对“IntelInside”非常欢迎,到1991年底,342家OEM加进了该计划。

  1992年,格鲁夫回顾英特尔的历史,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8年到1980年代中期,英特尔是一家大规模集成电路公司,一次挫败将英特尔逐出存储器市场;第二阶段,英特尔变成一家微处理器公司;到1990年代,英特尔成为了一家“名牌产品公司”,而不是微处理器公司。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