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边有三本书,分别是《世纪图志》及《中国世纪图志》,固然书名的副标题一律称之为“最真实最形象”的记录,但我觉得本世纪的沧海桑田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还要“离奇”。由于这些原因,我对新世纪的到来更增添了一层敬畏。
“公元纪年”是人类的一种文明,当然比“结绳记事”的文明要高妙很多,但它同时人为地赋予时间以“节奏”,我们遂有了“本世纪”与“下一世纪”的分别心。实在这些都可以不管,广告人真正需要的是“心灵自由”。
广告的可能性深不可测,大家在凫水,但脚踮不到底。中国广告发展20年,还没有机会收获真正的广告大师。没有大师的时代是寂寞的。
中国广告的迷人之处在于它还是青色的,只是很少的地方略微泛了点红。那种红不是春联略带乡气的红,而是可口可乐布满动感的红。现在有西学修养的广告人越来越多,而有中国旧学修养的广告人越来越少。广告人是嫁到婆家之后就忘了外家的人。从创意思维来说,新世纪的中国广告将通过向麦迪逊大道说“不”来进进它的相对成熟期,再通过中西广告学的比较性研究和操练从而真正确立中国广告的个性。需要提醒的是,目前“中国广告”的提法还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还不是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说过这样的话:“鲁迅的拿来主义显示了学习的热忱、从容的心胸以及强盗的灵敏。”中国广告既要把麦迪逊大道拿来,也要把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拿来。广告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唯”什么,任何东西需要的时候亲热一下就可以了,但恰当其时一定要亲热得起来。
这是广告人心灵自由的第一个维度。
广告人在某些极真个时刻被定义为“愚弄百姓的人”。这里面有一个潜台词:广告人比普通老百姓更有聪明,因此有能力愚弄他们。的确,中国事一个比较轻易触发“群众性疯狂”的国度,尤其在以强势意识形态作为背景的时候。但中国百姓的消费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专家型消费者”;作为一个“素朴的生活者”的同时,他们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个别的利益体”。
我一直以为《红楼梦》是广告人的必读书,我做广告以来,已不再惊羡于曹雪芹的文化底蕴,而更感佩于他随时显露的“物质的喜悦”。每一处馆舍,每一套衣服,每一道菜肴,每一件器皿,都有心情逐一细较开往,再历历道来。一部《红楼梦》实在是为无数“商品”写了精美尽伦的广告词,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时代,又有足够可支配的金钱,是一定想把整个《红楼梦》都据为已有的。或许有人会说曹雪芹这样写体现的是一种“女性气质”,但我要说,每一个真正的广告人都应该带有这种“女性禀赋”。从女性的角度理解“消费”,是很多过于粗疏的广告人必须的修炼。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