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管理方略 > 试析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基础

试析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基础

发表日期:2010-02-03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万丈高楼平地起”,做好企业人力资源治理首先必须正确熟悉和妥善分析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基础。老子《道德经》是一部丰富的聪明之书,包含深刻的治理思想,积极鉴戒《道德经》对确立代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基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道德经》以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第25章)将人与天地并列,相信人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便可赞天地之化育,辅万物之自然。中国古代治理思想都把人视为万物之灵,如儒家以天、地、人为“三才”,孔子提出:“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礼记。中庸)从西方现代治理学的角度看,企业就是个人的集合体,企业的效益取决于其内在每个员工的行为,企业最重要资源是人力资源,企业治理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治理,企业治理必须以人为本,即必须重视和依靠每一位员工。这都明确了人是治理的载体,人是治理活动的核心,企业治理必须以人为本。传统人本治理思想可谓起源于中国,而现代的人本治理理论则成就西方。

  二重视人尊重人

  尊重人的地位、价值与尊严是人本治理思想的条件条件之一。《道德经》第39章讲“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36章讲“鱼不可脱于渊”,第49章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里“贵”、“高”、“鱼”、“圣人”可意为企业人力资源治理者,与之相对应或理解为企业普通员工。普通员工是构成企业的基础,假如缺少了这个基础,高层治理者也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者必须密切联系每一位员工,尊重每一位员工,视每一位员工的正当需要为企业需要,这样才能保证“鱼在渊中”,才能使得企业兴旺发达。人力资源治理需要良好制度,制度第一条应规定尊重员工,假如把第一条规定做好了,一切也就好办了(王成,2001)。《道德经》尊重人的思想,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也进一步说明企业每一员工是成就企业组织的基础,每一员工所从事的事业是成就企业伟业的根本。

  三正确的人性假设

  治理的本质是“治人”,治理的方式是“人治”,治理的原则是“人伦”,治理的关键是“得人”,治理的条件是“人性”的把握。著名治理心理学家苏东水(2002)也以为,治理上若不留意研究人性,必然忽略人的重要作用,不往鼓励人与物的配合,而犯了偏重物而约束人的错误。所以,必须正确把握人性,正确运用人性,才能充分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西方治理学家对人性的假设有“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自动人”等。《道德经》并没有对人性直接进行界定,但从老子的论述可以看出老子对人性的熟悉。在老子看来,人的欲海难填,总是无止境地追逐名利财货,老子指出:五色使人目盲,驰骋野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第12章)老子熟悉到,声色犬马,本是人的需要,过分放纵了人性,必然会带来恶果,说明人性有恶的一面。有恶必有善,在《道德经》第18章指出:故大道废,案有仁义;聪明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这说明人性有善的一面。当然,老子所追求的人性最高境界则是纯朴自然、无争天真,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今天的人性要达到老子追求的理想境界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从老子对人性的论述,可得出当代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人性假设:人性是善与恶的综合体。只有正确把握人性,人力资源治理中才能更好实施劝善扬善,甚至导恶为善,赏罚并举,终极使得企业治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