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务指南 > 诚信防骗 > 争议跨国公司“信任危机”(5)

争议跨国公司“信任危机”(5)

发表日期:2010-02-26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仲裁渠道需要事先有约定,日常生活消费的买卖合同很难有事先约定,因此仲裁的比较少。

  资深公关专家李意欣:

  危机公关也不是万能的”

  本报记者师琰上海报道

  不是公关危机而是法律事件

  “这并不希奇,应该预计到中国市场总有一天会爆发这种局面。”谈到宝洁、强生、联合利华、肯德基等跨国公司近日在中国连番遭遇多米诺骨牌般的信任危机,李意欣说。

  李是前美国波音公司首席中国公关顾问,拥有14年专业经验的资深公共关系专家,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有多年造诣。

  在他看来,导致系列信任危机事件发生有其深层次原因。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消费者必然对生活品质有更高的要求。而暴露出的题目在于:社会的游戏规则尚未规范,行事及评判也缺乏严谨和逻辑。

  有公关界人士以为,宝洁公司在SK-II事件中的应对过于守旧被动,做法值得商榷。首先,在权威部分给SK-II做出结论之前,应暂停销售该产品,显示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公司也应该能承担停止销售造成的损失。其次,在一个技术题目引发的信任危机中,动用有利益关系的明星出面提供言证支持,不但缺乏公信力,更令情势火上浇油。

  但在李意欣看来,回根结底,SK-II事件并非公关可以解决的题目,而是一个法律事件,只能依靠法律来解决。由此折射出的题目是——是否存在法律的真空地带?而人们似乎并不关心,法律缺失的责任该由谁承担。

  以欧洲为例,当地法律要求化妆品须经安全检测;在中国,相关成分检测及标注规定尚未实施,而对化妆品的治理分属多个部分,包括卫生部、出进境检验检疫局以及工商行政治理机构等。

  至于一些公关界人士以专家身份发表的观点,被李指不负责任,至少不够严谨与严厉的,基于此,其建议往往也经不起推敲。比如停售产品,无异于让当事人“自证其罪”;有违“法的精神与本源”——评判的基础应该是首先要相信法律的“神圣”。

  跨国公司应进步竞争技巧

  不过,李意欣也指出,宝洁等跨国公司应该不断学习如何在中国经营,市场营销策略也需要因时而变,进步竞争艺术。

  有资料显示,长期以来,宝洁在中国市场投放大量广告以建立品牌、推动销售,往年更成为CCTV广告标王。但其采用的SK-II一类数证式广告,在业内早有非议,其比较广告模式更被高露洁等企业告上法庭并败诉,但宝洁仍热衷此道,由于这些宣传手段在中国市场有非常好的效益。

  李以为,外国公司应该花费更多时间往深进了解中国市场,关心当地的人文环境、文化渊源以及约定俗成的一些东西,真正与当地社会建立起血脉相连的关系,只有本地的国际化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