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管理方略 > 从“危机治理”到“题目治理”(3)

从“危机治理”到“题目治理”(3)

发表日期:2010-04-18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中国有很多企业是在媒体曝光丑闻后迅速倒下的,如:三株的人命诉讼事件、秦池的勾兑酒事件、南京冠生园的陈馅月饼事件、银广厦的造假事件等。这些现象看上往是企业对危机治理重视不够,导致企业措手不及而失败的,但事实上这些企业对题目治理重视不够,早已成为温水中的田鸡,已经是病进膏肓了,媒体曝光丑闻只是一个导火索。即使没有特定的那次媒体曝光,假如解决长期积累的多种题目,也会有别的导火索导致企业灭亡。而危机治理和危机公关对解决这些题目是无能为力的。

  (三)如何堵住危机源头:“题目治理”浮出水面

  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仅有危机治理是不够的,而要重视题目治理。直接提出要从“危机治理”转向“题目治理”的是海尔团体。

  海尔团体CEO张瑞敏在谈到彩电业的困难时说:“彩电业目前的经营困难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冷,实际上是企业缺乏创新动力,无法不断拿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海尔注重题目治理而非危机治理模式,就是把企业出现的任何危机题目消灭在萌芽阶段,并通过最大限度地创造市场需求来赢得市场份额。”

  后来,张瑞敏把海尔团体推行题目治理的经验精辟地总结为:“治理者必须进行题目治理,而不是危机治理!”

  当然,重视或导进题目治理的远不只海尔团体一家企业,题目治理理念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认可,并从不同角度实践着题目治理模式。

  2003年3月,思科公司中国区公关经理商容对《财经时报》的记者说:“临门一脚的出色,来自于平常日积月累的预备。”以西屋电气公司为例,这是一家经营核电的公司,非常留意平时的题目治理,并加以演习,比如假想一个工厂出现了核泄漏,如何进行后续处理和应对,每半年还会更新一次,这样建立起良好的危机防范机制,保证了企业面对危机时可以从容应对。

  由危机治理转向题目治理是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型,首先要在观念上确立题目是可以治理的,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其加以控制、引导和化解,使题目不致演化为危机。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这一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并体现到日常的工作细节中,渗透到每个部分、每个员工的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危机的发生。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