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渠道“洗牌风暴”在即
由上观之,3年前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已发生的渠道“洗牌风暴”,今年将在广州、深圳等地上演。有业内人士指出,广州空调零售店的数量,已从去年的300多家减少到200多家,今年极有可能再减少到100多家。总之,资金、品牌弱小的“街铺”将被淘汰。随着大型专业零售电器卖场的扩张,其它业态也在加速转型,以适应形势。如广东著名的电器批发商“番禺沙园”,正在番禺加紧建设其零售店,还在申报一个物流项目,欲向零售业扩张。又如,“广州百货”也开设了独立的家电卖场等等。
业内普遍认为,大型有实力的专业卖场,在空调销售中“唱主角”将成趋势。
渠道洗牌的赢家将会有两类:
一是大卖场,它们靠实惠价格吸引消费者;
二是专业卖场,它们以服务见长。
据悉,目前外省一级城市的空调销售,60%已集中在大卖场,40%在空调专营店。在欧、美、日的流通业,家电销量70%集中在电器专营店,30%在超市,百货店只有电器形象店。目前世界知名的电器流通商,一是大型超市,如沃尔玛;二是电器专营店,如美国的bestbuy,日本的山田电器、小岛电器,它们以专业性、规模化的采购优势,形成旺盛的生命力。
3.渠道整合:加速空调业洗牌
由于空调业今年洗牌进程加快,一些品牌可能会半途倒下,甚至有人预测80%的空调企业都会从此退出。因此,空调经销商在2003年,将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A、不要踩了地雷
目前中国空调的产能布局不合理,全国还存在着几百家供应商。国内彩电业经过三五年洗牌,如今只剩下5—6家彩电大厂,所以说,从生产环节看,今年空调洗牌已是必然。“今年国美非常谨慎地选择合作品牌,因为不但要看今年,还要看3年以后。”据王俊洲透露,国美今年在全国只选了八九家空调厂,各区分店再选了三五家区域空调厂,一共才经销10—15只空调品牌。松厦冷气今年经营的品牌也已经从去年的30多个,减少到20多个。唐以扬说,“一旦看到厂家在资金链、人事上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要小心,避免踩到地雷。”
B、抬高进入门槛
由此,今年厂家对商家的渠道争夺也激烈了很多。一位三线空调品牌的营销老总,日前就曾说,宁愿少做一些广告,也要集中资源,保证进入主流渠道,“顺着它的推力走”。
据了解,为了避免因厂家倒闭、全盘负责空调售后维修的情况发生,今年东泽电器开始向空调厂家收劝质量保证金”,成立基金,以便应付日后出现类似的售后服务问题。这种做法,固然有助于“后向整合资源”,但无形中也抬高了厂家进入主流渠道的门槛。据悉,今年东泽也只做了25只空调牌子,比去年少。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