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之初,很多媒体都刊登过类似的稿件:国外某著名品牌,其生产全都是在国内进行,一件产品由国内生产出来,交给品牌商时,可能只卖1美元,而到了销售终端,却已经被标上了100美元的价格。抛往品牌商以及终端销售商的价值,这其中的价格差就来源于信息。中小企业找不到采购商,采购商也找不到中小企业,这期间,外贸商的主要获利点在于他们把握了上下游的采购以及供给信息。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温州人要以血亲或姻亲方式形成封闭贸易链的原因:把每一个环节上的利润都留给自己。
在传统商贸时代,中小企业寻找商机靠的是两条腿、一张嘴。由于信息难求,因此得到目标客户的采购意向成为他们重要的销售工作,天南海北地跑是免不了的。
行业网站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信息垄断。首先,做网站不再是一件难事,只要会打字,任何人都可以在行业网站上迅速申请一个账号,制作并拥有一个二级域名的公司网站。这样,那些收费为人做网站的人就遭受了重大打击。关键词售卖者尚且需要中小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行业网站却把他简化到了极致。接着,行业网站依靠自身的影响力,把中小企业推向全世界。采购商可以在行业网站上轻易发现更理想的供给商,他们的采购本钱大大降低,供给商也能接触到更多的采购商,他们的生意机会陡然变多。互联网的信息流使得双方都获益。而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很显然,行业网站只能从向供给商贩卖信息流中获取收益。
但是,这种向供给商提供信息流的方式,却又有着诸多陷阱。比如,他们先选择好地点,开建市场,再引来采购者,然后市场火了,大家都有钱赚。而在有些人看来,既然采购者的信息流价值更高,假如把采购者信息收集起来再出售给供给商们,这不是更好的途径吗?如今,这两种思路仍然在打着嘴仗,但显然,十年过后,前者获得了成功,而后者还在努力。
“行业网站拉近了交易双方的间隔。”网盛CEO孙德良说,他当着第一个客户的面操纵电脑,迅速找到了该客户竞争对手的资料,从而获得了中国化工网的头一份订单。行业网站的功能也被定义下来:在同业者扎堆的网站上,竞争者们想尽办法展示自己,让采购商更轻易发现。为了做到这一点,参加网站的高级别会员、购买站内搜索关键词和广告位等投进是免不了的。而这些用度,之前都被以提供信息流为主要服务手段的外贸商赚了往。
国内中小企业的典型上网轨迹也就显现出来:先是制作网站,接着购买关键词,然后加进行业网站。
除了三步曲式的上网经历之外,还有着诸多不同的声音。行业网站集中于浙江,这与其地域经济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长三角的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尤其以2000年前后发展起来的家庭作坊式小型工厂为主,这些企业没有较固定的上、下游产业链,但却渴看突破。相对他们而言,机会本钱较低,他们也就敢于尝试使用新型的贸易方式。有需求又有胆量,行业网站的浙江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