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管理方略 > 家电渠道出现战略迷雾

家电渠道出现战略迷雾

发表日期:2009-10-25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中国家电渠道的主流品牌在经过两年的快速发展与整合之后,目前又出现了经营上的分蘖:苏宁另辟门路开始搞起了汽车销售;永乐则打算把自己变成经营数码产品的网络;中永通泰联合体除了联合采购之外没有多大实质性的进步;三联坚持着一个省的天地,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跨省扩张,只有国美一家在全国快速扩张。

  连锁实际上是用规模化大生产的模式在做流通,可以通过规模化的效应有效地降低流通本钱。在中国家电的利润难以支撑漫长的分销链条的时候,连锁业态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道路。目前中国有3万多家家电零售商,固然这些零售商之间有规模差异,但是整个运作方式与存在的形态仍然处在“小农时代”,连锁业态的参与,开辟了中国家电零售业的新时代。

  家电制造企业也期待中国市场出现几个大的覆盖全国的连锁网络,给自己居高不下的分销本钱减减肥。与此相同的是,PC等一些IT类的产品也碰到了像家电一样的渠道困境,也期待规模巨大的连锁零售商的出现。

  全球IT、通讯、家电技术出现了融合化趋势,不同类产品原先所对应的渠道也随之出现了模糊化的趋势。在现实零售中,主流家电流通品牌都把零售的触角伸向IT、通讯等产品品类。

  国际家电流通业短期内对中国的压力并不是很大。像沃尔玛、家乐福等一些零售连锁巨头,固然具有全球采购上风,但他们的家电产品线非常短,对中国的家电渠道还没有构成威胁;第二种潜伏的压力是日本、美国等专业的家电连锁企业如Bestbuy等,这些企业还没有在中国落地,只是通过在中国采购来利用中国市场的上风。由于日本、美国等电器连锁企业的产品线与中国市场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大家电少,消费电子产品多),所以,进进中国市场之后,其全球化的采购上风在短时间内难以有较大发挥。

  对一个公司来讲,战略实际上是潜伏的市场机会与公司本身捕捉机会的能力。把这个模式套在中国的家电连锁企业身上便会发现,市场的机会巨大,关键的题目出在把握连锁扩张的能力上。从几大连锁巨头现实的经营走向看,大多数企业对连锁扩张的把握缺乏驾御能力。从目前的利润厚度上看,家电连锁业完全是一个走钢丝的行业,也似乎是建在沙滩上的企业,运作得好有微薄的利润收获,运作不好可能就轰然倒下,因此,行业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等待对手的操纵失误,可谓风险巨大。

  畏于巨大的赢利风险,很多连锁巨头开始在自己眼前摆放上利润远景诱人的N根胡萝卜,比如说要卖车,要转业数码产品等等,搞得自己眼花缭乱,可以说这种做法在战略上模糊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很有可能自己把自己打败。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