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信息化大潮风起云涌,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在蕴含着更大机遇与挑战的国际环境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国内很多企业正面临发展的紧要关头,国际巨头不断对中国市场的渗透,营销环境不断的改变,新的形势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的思维层面、以全新的视角审阅全局,把握时代的脉搏。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要对团体公司的营销治理体系及模式进行反复探索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团体公司培植更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营销治理体制作为团体公司实现其长远目标的主要保证,其论证是一个系统工程,决非朝夕之功。在这里不能面面俱到地阐述团体公司营销治理体制的每一个层面,而旨在综合分析当前市场环境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我们所面临的若干战略课题作一个粗浅的论述,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当前营销环境的基本特点
1)整体市场环境的改变和消费者的改变
9.11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倒塌了世贸大厦和死伤几千人这么简单,而使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更加不可猜测,主要表现为:战争、袭击、爆炸各种恐怖因素发生的频率增多、范围更广,已经跨越了国界,对经济和企业的打击与伤害难以估量,局部世界很不太平;持续的、不可猜测的恐慌,无论是来源于再次受到攻击、来源于在城市的街道上部署的武装部队、或者来源于政府内部的(对下一步行动与政策的)争论不休,都会严重的危及消费者信心;突发的恐怖事件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SARA事件、大头娃娃事件等等更是把中国市场环境搅得不连续性,消费者变得开始不信赖商家。 “非典”在特定时间突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同时公众在“非典”期间对于“非典”及相关信息十分敏感;“非典”的出现促进了一些新产品的诞生,并催生了一些行业的发展;“奶粉事件”必将导致未来贸易企业格式的发生重大变化。上风企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大批小贸易企业日子将越来越严格。政府也必然会对贸易企业制定比较严格的进市门槛,优越劣汰将加速。
2)市场的竞争不再是那么单纯
目前,国内市场竞争趋向白热化,中国正处于持续发展、突飞猛进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乱、躁、变化快、差异大、价格战明显”。2004年中国商务部调查了中国600种主要商品,结果显示,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38种,占商品总数的23%;供过于求的商品则有462种,占总数的77%。供求失衡带来竞争,而当大量企业生产同层次产品、定位于同类消费者、选择同类渠道、采取同类营销手段时,为了争夺有限的消费者,在市场的压力下竞争走向过度。在大量产品、大量品牌充斥市场的时代,市场份额的变化却不会由于竞争的激烈而发生变化;消费者也不会由于企业的献媚或者产品的降价而加大对产品的消费。畸形激烈的竞争反而导致区域市场的经销商、销售网络成员更多地向企业伸手;消费者也会由于品牌的过度竞争而更加理性地选择品牌。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