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企业家 > 企业家的江湖(3)

企业家的江湖(3)

发表日期:2009-09-17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以行贿、造假、骗贷、腾挪的方式获得项目和资金,对于部分民营企业家而言,似乎是一条难以抗拒的致富捷径,这一方面也由于他们面临着与国有企业自然上风以及跨国企业财大气粗的“不同等竞争”。5ru

  违规者,要么***快速获得新资源,要么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官员一道瓜分国有资产。后者如顾雏军及张海,更拉上国有企业确当家人一同“下水”。贵州金元董事长向德洪的被双规,亦与涉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关。5ru

  而由于证券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的不成熟,法律法规不细化,执行和监视机制的缺失,使得类似的玄色交易得以大行其道。项目审批、国有企业转制、公共项目招投标、银行贷款,无一不涉及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力出租以及万能的“政府信用”。5ru

  假如说,这是民营企业家的“原罪”,那么,“原罪”之过回谁?“权力寻租”是对市场规则和法律的践踏,还是“逼良为娼”?5ru

  民企多舛,1982年,“温州八大王”曾因“投机倒把罪”被全国通缉,抓的抓,逃的逃,个体户年广久也曾几度进狱,再至后来,亦有孙大午的非法民间集资罪等等。如今看来,这些罪名显然是时代的产物,有着政治意识形态和法制建设滞后的印记。5ru

  如今的题目则由“无法可依”变为“有法不依”,但是在制度不完善之时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企业家,思维与做法却仍然停留在发家时代,与其说他们犯的是“原罪”,倒不如说是“现罪”。其背后,还是“权力寻租”的巨大空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风险。5ru

  道德与伦理5ru

  道德在很多时候是一个不靠谱的东西,在你死我活的江湖之中,更是如此。5ru

  在这一年中,三鹿团体董事长田文华从全国劳模沦为公众眼中的“毒奶大王”,连此前申明颇佳的牛根生亦受三聚氰胺事件之累,被抨击为利用“民族牌”的廉价眼泪来获取公众的同情。5ru

  老牛的呼声完全可能发自一片真诚,但令人尴尬的是,事实上这种情感模式在客观上却可能有损“民族利益”:请设想,假如一家蒙古国的公司出资收购以蒙古族牧民在内蒙古草原上饲养的奶牛为奶源的奶业公司,是否还存在民族品牌的危机?5ru

  人们不必期看企业家突破狭隘的民族想象,为全社会提供稀缺的精神粮食,这不是企业家的分内之职。只要食品可吃、物品可用、屋子不倒、借钱能还、把顾客当人而不用当作上帝,惯于贴近底线生存的中国人民就能满足了。5ru

  假如说遵法经营是企业伦理的底线,那么,富有社会责任感则应是企业家的更高追求。多数的企业家以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税收和就业上。但在2008年,有一个人却由于“社会责任”而饱受批评,这个人就是万科董事长王石。5ru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