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治理不能放纵“次道德”不是针对普通群众而言的,对于职工群众不必提出超越历史阶段的过高的道德要求。美国的次按并不是说其贷款对象处于“次道德”状态,指的是一种客观状态,例如其首付比例较低、月供占收进比例较高等等。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借助于金融产品的创新,不是采取公平、公正、透明的方式而是采取虚假包装的方式把相关金融资产卖给了投资者,才是目前次按危机的根源所在。因此人们有理由对治理精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要求企业在高管的选择任用上坚持高标准,不能把“次道德”的玩家当作能人。企业高管自己也要慎对职业操守,面对各种“次道德”的说辞、包装,要放弃侥幸心理,不能把当期业绩的宝押在“次道德”的变通上。从企业的健康发展计,在企业文化中更不能放纵“次道德”。DPq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