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管理方略 > 关于人才需求的争论搅动IT培训市场(2)

关于人才需求的争论搅动IT培训市场(2)

发表日期:2009-12-28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而金山烈火工作室技术总监刘鹏则以为,在研发团队中并没有明显初、中、高等级划分,经验和能力是取决能否胜任工作的关键,而技术骨干气力也是在这种长期合作中磨合锻炼出来的,也就是俗称的“熟手”。朗讯科技人事经理何世勇提出,企业在用人上,更愿意使用自己培养的人才,特别是从基层技术层次做起的员工,这同时也是不少著名大企业所推崇的用人之道。

  两类培训机构培养模式的比较

  实际上,“印系”培训机构与国内品牌培训机构在培养模式上是各有是非。首先,着力培养的人才档次不同。北大青鸟APTECH近日推出了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项目,这是否说明青鸟在向中高端人才培训“靠拢”呢?该公司总经理杨明明确否认,表示将继续坚持培养基础的软件蓝领。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IT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孙元凯夸大:“我们是在整合了600多家企业对于IT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才推出清华IT工程师培训项目的。国内IT用人需求确实发生了根本变化,中高级复合型人才的走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内的培养重点应向中高级人才倾斜。”而人才培养理念不同导致模式也不同。“印系”培训机构以为中高级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成长起来的。杨明说,根据软件业的人才结构分布,软件业从业职员都要从程序开发和测试的基础做起,而且一些比较成熟的IT国际企业,从基层自主培养人才是他们普遍认可的企业文化,所以支撑行业的人才基石以及人才发展的出发点都还是最基层的技术工作者。印系的课程主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培训,“短、平、快”是它的特色,培养的人才也是以从事基层软件开发的职员为专长。缺点是不适合国内一些IT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孙元凯提出,国内的培训课程的特色在于,第一是“本土化”;第二是“走高端”,培养的人才目标是能够适应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多面手”,而不是最基层的职员。但缺点是目前国内的培训体系刚刚推出并不成熟,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

  在课程设置和经营形式上也是不同的。北京八维计算机学校尤正涛校长分析,“印度模式”的课程包括上机时间在内一般在700-800课时,而国内的培训课程不包括上机练习则就在1000多课时以上。国内的培训课程是针对国内学员情况设计的,所以时间要长一些,课程也细致一些。而在经营形式上“印度模式”的课程采取连锁经营形式,这使得这种培训体系能够迅速在国内大范围展开,完成市场的占据,而不足是很难监管。而自有品牌的培训机构大都是创建不久,对于品牌维护和教学质量重视度高,但是不足在于机构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同一有规模的机构,对于学员来说,将会面对很多的选择,到底选择哪个品牌比较难考量。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