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试是企业人才招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通过口试想要达到的目的实在只有一个,那就是招聘到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人才。
那么,口试应采取怎样科学有效的方式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最近,北京广州大厦人力资源总监田元、硅谷动力人力资源总监沙思文、壳牌勘探(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金志刚和北京新富投资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尹庆亮应邀来到本刊编辑部,与本刊记者共同围绕口试的话题进行了深进探讨:
《中外治理》:我们发现现在很多企业的口试实在就是走过场,或干脆凭感觉,换言之就是看你顺不顺眼,不知在座的各位对口试是怎样的理解?
金志刚:首先要解决口试者的心态题目。现在有些单位的人事干部往往喜欢居高临下,以为自己给了应聘者一个机会。实在口试是双向的,你给对方一个择业的机会,对方给你一个选择人才的机会,双方应该是同等的。
其次,口试过程中要通过相互沟通了解,检测对方是否是适合你单位的人才,同时口试者还要将你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坦诚地告诉对方,让应聘者判定企业是否符合他发展的需求。
沙思文:有时很像一个习武之人在练功,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假如平时应付了事,战时很可能性命难保。假如一个企业在口试过程中长期应付差事走过场,企业就很难招到所需人才,而企业没有了人才,也就没有了发展后劲,这是很危险的。我想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中外治理》:口试时看应聘者的简历和与之交流应是什么关系?
金志刚:简历是基础,交流则可以验证简历的真伪。比如一个应聘者在简历中列举了他曾参与过某个项目的研发,通过交流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在这个项目中担任了什么角色,是负责人,还是仅仅给项目采购了几个零件。
沙思文:抛开简历的水份不讲,单就简历,我们也能够从中看出一个人的写作水平,逻辑思维能力。
田元:有个题目是非常值得留意的,现在连刚走出高校大门的学生都知道怎么“做”简历而不是写简历,什么样的高科技手段都会用上,带画面的,图表的,彩色的等等,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真伪难辩,所以交流还是最主要的。
尹庆亮:我个人以为,应当正确熟悉简历中的水份。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些人为了换个环境,为了找个好一点的工作,适当地在简历中加一些水份,这是善意的,只要不离谱就不必往苛求。在口试中,简历的审查和交流应该是各有侧重,不可偏废,由于有些人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而有些人则木讷,会干不会说。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