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语言文字的历史看,“骗”只是一个后起的字。至少在东汉以前,没有“骗”字。而是使用“诈”、“欺”、“诳”等字词。
在西汉学者编辑的儒家经典《论语》中,没有使用“骗”字;在东汉学者许慎编撰的汉字经典《说文解字》中,也找不到“骗”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古代社会的早些时候不存在“骗”这种社会行为。在当时,人们使用另外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诈。《说文解字》释云:“诈,欺也。”今本《古汉语常用字典》特别提醒道:“古代凡欺骗的意义都用诈,不用‘骗’。”(《古汉语常用字典》第316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
在古代典籍中,“诈”词用得比较普遍。如《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荀子·三制》:“进退贵贱则举幽险诈故。”
《战国策·秦策一》:“大王以诈破之。”
欺。《说文解字》释云:“欺,诈欺也。”可见诈同欺是近义词,欺即是诈,诈即是欺。在古代典籍中,“欺”词用得比较广泛。《韩非子·孤愤》:“苏秦欺寡人。”宋代出现的成语“欺世盗名”,语义起自战国时期。《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北宋苏洵在《辩***论》一文中,说:“王衍之为人也,容貌语言,因有以欺世而盗名者。”《宋史·郑丙传》、《宋史·魏了翁传》,都运用了“欺世盗名”的成语。
此外,与“骗”的近义词还有“诱”(诱骗)、“诳”(诓)(诳骗)、“伪”(伪诈),等等。总之,诈、欺、骗在古汉语语言文字中,它们的字意、词义是相近的或相等的。这样,从古到今,围绕着“骗”的意义出现了一批近义词或同义词,如:欺诈,诈骗,欺骗,诳骗,诓骗,等等。
骗,就是做假,围绕著作假达到谋取利益的目的。骗之所以能够在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思维中占据一定的空间,由于它同人类的聪明经常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性,体现为真与假矛盾的辩证性与同一性。成书于明清之际的《三十六计》就可以说明题目。在很大程度上说,三十六计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一计概括——骗计。在三十六种计谋中,骗计以各种形式和内容表现为19计。(参见陈弓编:《三十六计》(秘本兵法),武汉出版社,1994年)
瞒天过海计。主要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和处理事物中,由于对某些事情见惯不疑而经常产生疏漏和松懈的思想与行为,因此能够乘虚而进,示假隐真,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借刀杀人计。主要是通过制造假象,挑拨矛盾,利用矛盾,达到瓦解敌人的目的。
声东击西计。就是在攻敌中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诱骗敌人作出错误的判定,然后趁机取胜。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