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管理方略 > 后品牌时代(十二)(2)

后品牌时代(十二)(2)

发表日期:2010-01-10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部分改进产品,企业是比较轻易实现的,而现实当中,策划职员应当尽量熟悉本公司的产品与生产细节,有时候,在细节中就可以提炼出第一品牌。几年前,叶茂中先生受命于雅客,就是在众多种类的产品中选出一种含有好几种维生素的糖果,这就是后来的雅客V9。

  还有一种办法是细分市场。(后品牌时代系列,陈士信作品)当我们的品牌是行业内二三线品牌,领先品牌拥有强大的上风的时候,正常情况下,领先品牌包括了多个品类的产品。此时,我们就找到了机会,我们没有必要在整体上和它们发生全面冲突,我们可以在品牌包含的产品中选定一个拥有相对上风且有潜力的品类。借助细分的、具体的品类,品牌能够获得有效的消费者认知,特别是在夸大专业专注的“后品牌时代”——品牌过度丰富的时代,突围成功之后,再来带动企业的整体发展。在服装行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例子。福建服装起步略为落后于江苏,江苏多家著名企业非常有实力,福建企业没有与之发生正面冲突,它们从单品进手,比如说七匹狼、劲霸从茄克进手、才子从衬衫出发,九牧王从西裤,在各自的领域建立起足够的上风、获得成功之后,它们再信心十足地参与系列男装。

  甘当老二、老三

  很多品牌专家说明第一品牌的重要性,往往举这个简单的例子——你记得世界第一高峰是珠峰,那第二呢?很多专家都以为,消费者只会记住第一,对于其它的就很难记住了——“第一”的记忆性最强的确如此,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笔者以为,他们之所以不知道的主要原因在于,没人告诉他们谁是第二、第三。

  泉州有一家拉链公司SBS,在宣传中称是仅次于日本YKK的世界第二,消费者记住了这个世界第二;曾经在广东有两家企业争当中国第一热水器品牌,有一个品牌聪明地自称是行业第三,几年之后它成了行业第一;蒙牛诞生不久,在品牌宣传上也运用了示弱策略,它谦虚地自称是“内蒙古第二品牌”——其时它的销售收进只有几千万,如何和伊利的几亿规模相提并论?当时伊利已经是全国领先的奶制品公司,蒙牛标榜自己第二,消费者会想,这第二应该也是小有实力吧!

  国内很多企业总想争第一、乐于标榜自己是第一,往往引起了不必要的争端,并且第一的宣传受到诸多限制,工商部分也会不时“光顾”。(陈士信作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策略,宣传自己是“第二”、“第三”,消费者会由于这个名次,同样给予和第一差未几的关注。事实上,消费者对于某个行业能有效记忆的品牌大约为7个,至少在三个左右,你在其中之一,就已经说明你的品牌成功了。实施成功之后,再向第一迈进。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