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现在满大街都是办信用卡的,可愿意透支的中国人还是少数。中国城市家庭信用卡渗透率约为4%,而日本为78%,美国为75%,德国高达91%。另外,中国人治理信用卡的方式也有很大区别。不论是什么收进阶层的消费者,中国信用卡持卡人几乎都是每个月还全款,只有不到6%的持卡人会使用循环信用额度。
中国的消费者还对价格非常敏感。
相对其它因素如品牌、硬件配置和外观,中国消费者在购买电脑时会把价格作为最重要考虑因素,这一比例占到大约80%,而美国为46%,英国为50%,日本为39%。
当被问到是否愿意为目前忠实使用的一个产品或品牌支付更高的用度时,大约1/4的受访者对所有列出的产品种类都明确表示不愿意,包括饮料、电器和化妆品。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假如价格上涨超过5%,他们将转向其他品牌。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对于想要增加利润率的商家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
中国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品牌的接受度也不是很高,并比其他受调查市场中的消费者更为守旧。例如大约有两倍于中国大陆消费者的台湾消费者(51%)愿意尝试新包装的食品,美国这一比例为47%,英国为43%。相反,只有11%的日本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坚持使用以前用过的品牌”,而1/3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愿意使用以前用过的品牌。
回回传统价值
中国人究竟还是中国人,经过30年开放之后的熏陶,这个真理再次被证实了。最近出现的一个新趋势——中国对传统价值和信仰的回回,又增加了外国公司对中国销售的难度。2006年的调查显示,67%的受访者认可”我经常听取父母/长辈的建议”,比例要比1年前高出10%。今年的调查显示,4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存钱是由于“这是一种美德”,而2005年这一比例为30%。
一些中国的学者以为,中国近期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对传统观念的爱好是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奥运会的即将举办。还有一些学者以为,中国人在迅速的经济和社会变化中,需要找到一套不变的价值观作为支持。这一趋势也表现在中国消费者更为倾向使用当地品牌和产品。调查表明,表示“仅”信任中国品牌的中国消费者比例从2005年的46%增加到53%。或者说,超过一半的中国消费者不相信国外品牌,不论是家用电器还是非处方药品,或是服装、包装食品和饮料,这一趋势在内陆城市更为明显。
当然,对国内品牌的倾向并不是针对所有的产品种类,消费电器产品和汽车是两类消费者更倾向于国外品牌的产品。芬兰品牌诺基亚占有中国手机市场的33%,这是由于其产品可靠、功能实用,并具有创新特征。固然国外品牌在一些产品上的质量和可靠性上超过了本土品牌,但他们的上风也不会一直保持。假如中国本土的手性能够弥补与国外商家的差距,价格具有竞争力,59%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中国品牌。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