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欺世盗名的王世充
隋代王世充发动兵变,杀害了元文都等人之后,独揽了朝政大权,自封为太尉,表示要有一番大作为,以求改革隋炀帝即位以来的弊政,听言纳谏,广召贤才。王世充在府外张挂出三张榜文,其一是寻求文才出众、能够经国济世的贤人;其二是武艺出众、能冲锋陷阵的将才;其三是长于审案,能为人申冤的吏才。三榜一出,人皆以为王世充是个锐意求治,求贤若渴的好官,便纷纷上书陈述政见,力陈弊端,求见来访的人天天有数百人。王世充看到了心里很兴奋,每次上书的人来了,他都亲身慰劳接见,虽是小卒厮役,也是如此。王世充以求贤若渴的姿态欺骗手下,他并不是真心革故鼎新,时间一长,人们的希看落了空,都不再信服他了,后来王世充部下哗变,瞬间分崩离析,与他故作姿态欺骗文臣武将和部下士卒的行为是分不开的。可见,盗名欺世的举措虽能够在短时间内奏效,却终究不能长久地欺骗天下人。
衙役行骗
明人张应俞在其所著《江湖奇闻杜骗新书》中有感于衙役骗人手段之狠毒,劝人不要往诉讼,不要往打官司,以免惹上麻烦。“衙役皆以骗养身供家,丰衣足食,其骗何可枚举!盖事事是骗,日日是骗,人人是骗。虽罄南山竹,何能悉之?虽包拯再生,何能察之?予素不人公庭,此中情弊,希所知闻……然衙中虽人人是***徒,事事是骗蔽,吾惟早完公课,百忍不讼,虽贪吏悍卒,其如我何!故曰:机虽巧,不蹈为高;鸩虽毒,不饮为高;衙役虽骗,不人为高。纵有无妄之灾,必有明官能昭雪之者,何也?宦皆读书人,明者多而昏者少也。无奈在衙人役,各以阴云霾雾蔽之耳。惟惟忍小忿,不人衙为高也。”在这段话中,张应俞固然寄希看于“明官”能够“昭雪”冤狱,但是他还是劝告众人“忍小忿,不人衙为高也”。可见,他对衙役之骗是心凉胆冷的,衙役行骗的方式千奇百怪,很难将其回类。以下是《杜骗新书》中列举的两个例子,从中可窥见一斑。
“故拟重罪释犯人”。
元植是一个颇有钱财的人,而且处世温良,行事严谨,不知是由于一件什么事,得罪了同乡有权有势的赖某,这赖某就开始罗织元植的罪名,甚至诬陷他害死过人。由于执法断案的叶推官素来与赖某交往密切,所以他接到赖某的诉状后并没有丝毫怀疑,只是想尽快把这一案子了结。
叶推官下令将元植提上大堂,对他说:“你的罪状,我们已经知道了。”又说:“你犯的罪很重,我们已经一清二楚,只是我知道你家里很有钱,须警告你不要往花钱往求什么关节。否则,罪刑将有加无减。目前暂时把你收进监狱,听候审定。”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