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务指南 > 诚信防骗 > 传统骗术(9)

传统骗术(9)

发表日期:2010-01-19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4.“插天飞”行骗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有个行踪飘忽的诈骗团伙,领头的是安徽桐城人,绰号“插天飞”。该团伙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在京师和各省会安插线人,侦察高级官员的阴私,然后相机讹诈。

  有一个河南巡抚,由于枉法被人参劾,京都和省会都有其即将被处分的小道消息。不久,省城里忽然起了喧哗,有几十个操北京口音的人从外地来到,借住在一处寺院里,紧锁门户,平时只有采买的人出来才开门,禁止闲杂职员在门前窥探流连。巡抚心存迷惑,惟恐这批人是奉旨前来查劾自己的,便派出一个亲信前往,以期能探得虚实。一天黄昏,探者看见有个内监打扮的人走出寺院来,提着酒葫芦上市沽酒,便急忙尾随其后,寻机会同他搭话,对方却倨傲不理。翌日,探者又在原处候着,抢着替那人付了酒资,终于有了搭讪的机会了。探者马上请对方一起饮酒,天南海北地神聊了一通,等到那人醉醺之后,故作神秘地告诉探者:“我们主人得知河南汴抚在某某案中得贿赂,贪赃枉法,所以特地前来密访,假如罪证确凿的话,那个人可要倒霉了!你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再说给外人听了,到此为止。”探者急忙飞马往报告巡抚。巡抚大惊,第二天率所属臣僚一起前往该寺院造访。手下人上前往敲门,并无人答应。只听得见里面传出敲扑椎打和呼爹喊***声音。又过了一会儿,门打开了,两个公人样子容貌的职员抬着被打得气味奄奄的一个人走出来。那个探者一眼便认出被打的人就是昨天酒后失言的内监,急忙告诉巡抚。巡抚和属官更加恐惧,立即通名求见。等到进进房间,只见一个穿黄马褂、戴珊瑚顶、插孔雀翎的老者,正侍候着一个翩翩公子在座。众人进了屋,老者摆了摆手,说道:“爷在此,可行礼。”大家都认定这个少年必是哪一位王爷,急忙作大礼参拜。少年只是倔傲不礼地点了点头,又低声向老者说了些什么。老者点着头,应了,又转过脸说:“我们明天就要回京了,不添你们什么麻烦了,都回往吧。”

  当晚,巡抚觉得自己的命运就在这个少年贝勒身上了,连夜备下一万两银锭,派人静静送进了寺内。越日清晨,又率所属一起急赴城门,预备给少年王爷饯行。却不料这伙人早已经连夜逃跑了。这个穿黄马褂的人,便是“插天飞”。(参见宗颜绍元:《中国古代流氓百态》,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生活中的行骗术

  明清时期社会生活中的行骗行为,包罗万象。行骗的一方,既有专靠行骗为生的专业骗子,也有偶起歹心的***夫***妇、妖憎恶道、***乞儿、贪官贪吏、船夫挑工、市民耕夫,引车卖浆;防骗的一方(往往是受骗者),大多是明代学者李蛰所谓的“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党于市易,辛勤万状”的商人,既包括日进斗金、财大气粗的富商,也包括小本经营、朝不保夕的小商小贩,还有广大的受苦受难的普遍劳动群众。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