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中国品牌厂家还在“高、中、低端”品牌定位上摇摆,还踌躇于“差异化”——用高本钱为顾客创造高价值和“低本钱”——用低本钱创造还算不错的价值,这两种品牌战略时,麦时尚品牌另辟门路,将两者完美结合,在行业的价值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价值,并把这种价值传递给客户,让客户认可并享受到这种价值。
很多品牌厂家以为麦品牌只适合服装等时尚快速消费品领域,不太适合时尚感不强的耐用消费品领域。但需要提醒中国品牌企业留意的是,时尚业耸立在社会消费的最前沿,是整个贸易形态变化的风向标。从家居行业的“宜家”到经济型快捷酒店的“如家”的成功,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麦品牌的影子。
对要“过冬”的中国品牌企业来讲,麦品牌所引领的“时尚、低价、快速、少量多样”的麦时尚,给中国品牌企业带来了什么样的营销启示?中国品牌企业能否从麦时尚中学到有益企业“过冬”的本领?“一流的品牌、二流的产品、三流的价格”的麦品牌能否成为中国品牌企业可以借来御冷的一件“过冬棉衣”?
笔者以为答案是肯定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中国品牌企业能从麦品牌学到不少“过冬”的本领:
一、“过冬”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到店面上,而不是广告上。麦品牌基本上不做广告。它靠的是店面:优越的地理位置、有特色的橱窗设计以及独具一格的店内展示。每次消费者进进麦品牌店,都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品牌体验。麦品牌在店面上的投进可谓不惜血本。麦品牌的店面成为消费者流连忘返、心荡神怡、频繁光顾的消费体验平台。相比较而言,中国很多品牌企业,堂而皇之地做起了这个生活馆,那个体验馆,地理位置不可谓不优,面积不可谓不大,但尽大多数不过是产品的陈列馆而已。对店面消费体验的设计非常欠缺。这是中国大多数品牌企业需要重视和强化的。这不是要求中国企业不做广告,而是学习到麦品牌的品牌操纵精华-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店面上。
二、“过冬”要更正确地把握消费需求,快速响应满足。这是麦品牌的强项。麦品牌对消费需求的快速把握和满足能力,会让尽大多数的中国品牌企业汗颜。有很多企业还没有脱离“拍脑袋”、照搬模仿的低级阶段。有些品牌企业连基础的消费调研都没有。大多数企业的新品开发,依仗于企业个别人,特别是企业领导人的“随着感觉走”。相比较而言,麦品牌值得中国企业好好学习。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时尚灵感,ZARA在世界很多大城市都安排有“CoolHunter”(“酷猎手”),专门捕捉当下最流行的时尚元素。他们是潮流的发现者,他们在世界各地不停的旅行来发现新的流行趋势。这些潜伏的设计理念信息被送往公司总部,位于西班牙西北部的LaCoruna。在那里400多名设计师和生产经理天天在一起工作讨论决定哪种-全球品牌网-款式特别吸引顾客。在零售店面,ZARA的每一位门店经理都拥有一部特别定制的PDA,通过这台联网的PDA,销售信息实时传送给设计师。这就是销售点情报系统(Pointofsales)。此系统通过货品条形码的扫描,可实时收集商店各类销售、进货、库存等数据。另外,ZARA每一家店展的经理都有一部电子手账,他们既可为客人实时检查货品,以进步服务质量,又可以实时将顾客的品位信息实时传回总部。ZARA设计部工作的设计师可实时获得那些信息,从而减少把握潮流所需的时间,让设计师更能实时设计出更合顾客口味的时装。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